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在论述隋唐与东南财富时提出:“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在游玩享乐,但时代的需要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河道的。”白寿彝所谈到的“新形势”是指(? )
A.江南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南北联系和经济交流
B.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
C.南方爆发农民起义需要派军队镇压
D.民族融合高潮的出现需要开辟沟通南北的河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南北经济已趋于平衡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发生的农民起义大都在山东、河南而并非在南方,民族融合的高潮也并非出现在隋唐时期。据此判断,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下列诗句能够证明唐朝后期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的是
[? ] 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 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D、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明朝《四方斋丛说》称“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乾隆《元和县志》“(安徽)歙人阮弼在芜湖创立染局,招来‘染人’,分工操作,费用省而获利多,其产品行销于全国各地。”两段史料包含的相同信息是(? ) A.地域性商人群体较为活跃 B.新的生产关系迅速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商品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明清时期,我国商品经济繁荣,全国形成了一些地域性商帮,其中著名的有晋商、徽商、广东商帮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有关晋商的 材料 “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人学贸易,俟蓄积有资,始归纳妇。”“常氏一改‘学而优则仕’为‘学而优则商’,能数代集中优秀人才锐意经营商业,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文化的商人群体。”塞上商贾,多宣化、大同、朔平三府人,甘劳瘁,耐风寒。晋商一反朝廷“贵农贱商“的社会风气,树立“以商致财、用财守本”的思想观念。晋商认为应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举善事,如晋商范永斗由于“久著信义而受到朝廷嘉奖被授予皇商资格。 晋商对商业情报和市场信息非常重视,综合分析后及时改变经营策略和筹划对策。“经营与票号共举,经贸与镖号同存”体现了配套经营的战略。到京城开饭馆,到四川贩夏布,到扬州贩淮盐,到长白山贩人参,到湖南贩茶叶,到蒙俄做边贸。 材料二 以下是有关广东商帮的一些材料: 广东商帮来源于“从学而来者,宦成而归者,权缗算以起家者,执艺事以自食其力者”,“外番各国夷人载货而来广,各投各行交易。” 他们在广州、佛山等中心市场设置批发商行经营业务,例如佛山原头街“卖京土布匹”;汾流大街卖苏杭美物、皮裘、颜料、马鞍、毡毯、各色洋布;与此同时,他们又将广东的货物贩运到外省或省内边远地区批发给当地中小商人。 广东商帮助海外商品在内地的流通,积累自己的财富之后将自己的生活形态放置于海外,并影响当地的商业形态,晋商与徽商他们经商的共 同特点是注重与官府的关系,一张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成就发财之梦想。而后起之秀“广东商帮”则摒弃了前两者结托官府、单靠商业的缺陷,引进西方工商理念走上了开拓创新的实业之路,从而迅速崛起并闻名于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晋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广东商帮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参考答案:(1)特点:晋商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具有强烈的商业意识;具有勤奋、不怕吃苦的精神;重视商业信誉;重视商业情报的收集;注重对经营策略的调整。(任意4点4分) (2)来源广泛,主要从事海外贸易;从事长途贩运贸易;单纯从事商业,与政治联系较少。(3分) (3)商业流通发展,国内市场扩大;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日趋活跃;出现了全国性工商业市镇;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右图为1979年甘肃省出土的东汉时期古希腊文铅饼(外国货
 币),由此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A.这是张骞出使西域进使用的货币 B.丝绸之路开通后,西方铸币技术东传 C.长安各地商人来来往往,商业繁荣 D.丝绸之路开通后,有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张骞出使西域是在西汉;丝绸之路开通中原的铸币技术传到西域;材料中没有体现长安。故选? D。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