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关键词“明朝后期…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可见当时出现了“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渐”,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关键词“一次相互的启蒙”可见B、C项没有完整反映材料信息,故B、C项错误;明朝后期的中国没有实现文明的转型,故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指的是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儒家,当然不是原来的单纯的儒家的思想和学说,而是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一个综合型概念。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杰出代表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另一代表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人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这表明他们主张
A.忠孝为本
B.勤俭节约
C.国富民贫
D.藏富于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孟子主张明君应该让百姓富足;荀子认为府库充实而百姓贫穷,容易造成社会混乱甚至政权的覆灭。由此可见,儒家主张百姓富足,国家才能安定。所以答案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2014年韩国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热播,其中有这样一段剧情:宜花是个“望门寡”,婆家为了获得烈女碑不惜让宜花死去,为了躲避婆婆的折磨,宜花在都敏俊的护送下回到娘家……表面高兴的父母却背地里商量着怎样杀掉自己的女儿,理由是宜花带了一个不明不白的男人回家,给家族造成了极坏的声誉影响。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古代常有发生,影响这类事件的思想因素是( )
A.儒家思想的“仁”“爱”观
B.宋明理学观念
C.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潮
D.小农经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是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思想,宜花的父母所做主是受到了中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符合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做法,所以选择B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不是二程的思想的是( )
A.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C.人伦者,天理也
D.心即理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二程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为“天理”,所以A、B、C均属于二程的观点,心即理也为王守仁的观点,所以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二程的观点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卷《近代中国的思想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