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老子曰:“无为而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 。老子又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⑴根据以上材料说明老子有哪些方面的主张。(9分)
⑵如何评价老子的“无为”主张?(6分)
参考答案:
(1)主张“无为而治”;道是第一性的,是万物的本源;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2)评价:①同情人民疾苦,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进步性;②其“小国寡民”的理想体现了消极、倒退的历史观;③其主张在阶级社会中是无法实现的。
本题解析:(1)此题材料比较短且不难理解,主要是考查的老子在政治、哲学上的主张。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哲学观念上,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在方法论上,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是相互转化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就能体现这一点。(2)老子的“无为”的思想主要内涵是反对统治者的暴政,主张与民休息,关心民间疾苦,具有进步性。但是老子的思想具有明显的保守性,代表的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老子的思想在现实社会中是无法实现的。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亚里士多德曾对学生说:“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他可能在向学生解释
A.唯物论
B.三段论
C.伦理学
D.中庸之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是由两个直言判断作为前提和一个直言判断作为结论而构成的推理,这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逻辑学概念三段论。“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大前提;“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小前提;“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结论。故选B。
点评:作为一位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贡献无人可比。他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西方先哲亚里士多德给后人留下了这一名言。下列各项中,能充分体现他是这一名言的忠实践行者的是
A.与柏拉图就哲学问题展开辩论
B.担任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
C.创立阿卡德米学院
D.提出中庸之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说明亚里士多德在真理和老师面前,坚定了站在真理的一方,即亚里士多德对老师的教导并不盲从而是善于思考敢于坚持己见,结合备选项含义只有A项能体现亚里士多德上述特征,B C D三项不能支撑材料主张,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摘编自罗素《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政体”这个名词的意义相当于“公务团体”,而公务团体即是每一城邦“最高治权的执行者”,最高治权的执行者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少数人,又可以是多数人。……政体(政府)以一人为统治者,凡能照顾全邦人民利益的,通常就称为“王制(君主政体)”。凡是政体以少数人,虽不止一人而又不是多数人,为统治者,则称“贵族(贤能)政体”。?……以群众为统治者而能够照顾到全邦人民公益的,人们称它为“共和政体”。?……僭主政体以一人为治,凡所设施也以他个人的利益为依托;寡头(少数)政体以富户的利益为依托;平民政体则以穷人的利益为依托。三者都不考虑城邦全体公民的利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材料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亚里士多德在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概括亚里士多德对“政体”的分类情况。说明他分类执行的标准。判断古希腊著名城邦国家雅典践行的是哪一种政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材料三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提出逻辑学上的“三段论”,首次对科学进行分类。
(2)分类: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标准:执政者的人数;维护的利益群体。?共和政体(或民主政体)。
(3)尊师,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公元前6世纪,在世界文化发展中都出现了千古垂名的杰出人物。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一范围的是:
①孔子 ?②孟子 ?③穆罕默德 ?④悉达多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