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从1960年开始,被称为“包产到户”的农业经营方式在全国许多地方自发流行起来。“包产到户”的特点是:在保证土地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实行“责任到户”(即土地以户为单位家庭经营),“定产到亩”(即每亩土地规定农民上交集体粮食的基本定额),“超产归己”(即超过每亩上交集体粮食基本定额的部分归农民家庭所有)。“包产到户”经营方式后来受到1962年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的严厉批评,不久即被废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包产到户”实质上是一种“左”倾错误
B.“包产到户”对农业恢复发展起消极作用
C.“包产到户”为后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继承发展
D.“包产到户”背离了人民公社土地国有的原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叙述在60年代实行的“包产到户”,坚持的是土地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前提没有背离土地国有的原则,起过积极的作用,不是左倾错误,这种做法为后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继承发展,所以叙述正确的是C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892年张弼士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拉开了中国葡萄酒工业化序幕。2010年7月10日,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展出了1915年该公司在旧金山世博会所获得的金奖奖牌,堪称一个世纪前“中国制造”走出国门的象征。这枚奖牌可以印证我国历史上(?)
A.洋务运动取得了辉煌成就
B.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民族工业获得一个短暂的春天
D.民族企业日益萎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15年该公司在旧金山世博会所获得的金奖奖牌”可知是指的1915年中国的民族工业走出国门获奖的情况,当时正是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发展时期,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一本中国史学名著的自序中提及该书的章节内容:“夫道理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是以食货为之首,选举次之,职官又次之,礼又次之,……或览之者庶知篇第之旨也。”请问这本书为何﹖
A.史记
B.史通
C.通典
D.资治通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史记是通史,史通是讨论史学体例,资治通鉴是编年史,通典是记述历代制度沿革。题目中所叙述皆为制度沿革,故选择答案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6.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主要区别是
A.在目的上不同
B.在内涵上不同
C.在表现上不同
D.在作用上不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是各个学术派别太论如何治国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局面(自发),而毛泽东提出的“百家争鸣”是为了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鼓励学术争鸣,促进文化发展的一种自觉行为。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欧关系渊远流长,双方都曾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过卓越贡献。(15分)
材料一:? 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逐渐引起了重大的历史变革。……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
(1)有人说,14、15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你认为这两个发现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4分)
材料二?阅读下列两幅图:

(2)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欧洲曾经扮演过多重角色。依据上图并结合史实说明欧洲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所起的两种不同作用。(4分)
材料四? 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欧盟前身)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欧关系经受了时间和国际形势变化的考验,在各个领域不断取得实质性成果。特别是2003年10月欧盟在第一个《安全战略文件》中将欧中关系定位为战略伙伴关系,以及中国政府同月发表第一个对欧盟战略文件之后,中欧关系又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
中欧高层互访频繁,形成了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在不断扩大和深化。双边关系已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6)1967年西欧国家成立欧共体的主要目标是什么?(2分)结合世界和中国局势,分析1975年以来中欧关系获得迅速发展的原因。(5分)
参考答案:(1)“人的发现”指文艺复兴。“世界的发现”指新航路开辟。(4分)
(2)一方面,欧洲列强侵略中国,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打断了中国自主实
现近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欧洲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启蒙思想)传播到中国,促进了戊
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发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4分)
(3)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2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总体走向缓和,世界政治经济呈多极化趋势;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海内外市场进一步扩大,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欧盟和中国需要相互合作。(5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欧关系。第(1)问,根据时间结合课本不难解答。第(2)问注意图
透漏的有效信息,第一幅图是火烧圆明园,它表明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第二幅图是孟德
斯鸠,其主要观点是三权分立,它影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第(3)问中的第一个问题根
据课本解答,第二个问题注意结合世界和中国的局势。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