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右图是1948年5月在一次 “漫画月展”上展出的名为《支持得住吗?》的漫画。对此最为准确的理解是
A.反映了在抗日战争后期日本侵略者节节败退的事实
B.反映了内战爆发后,解放军难以抵挡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C.反映了国民党军队主力被基本消灭后,南京政府难以支持
D.揭示出国民党军队难以支持的局面,预示解放战争必胜定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抗日战争1945年即告结束,因此A项错误;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发生在三大战役结束之后,即1949年初,故C项错误;根据漫画可判断图中人物蒋介石被解放军打得断腿伤臂,溃不成军,难以支持的局面,因此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时间最长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台湾地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义和团在斗争中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的主要原因是
[? ]
A.清政府对义和团由镇压改为安抚政策?
B.义和团被地主阶级篡夺了领导权
C.义和团对清朝本质缺乏明确认识?
D.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尖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士大夫普遍认为:“倭不度德量力,敢与上国抗衡,实以螳臂当车,以中国临之,直如摧枯拉朽。"对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国长期闭关锁国
②说明中国的知识分子仍然固守着天朝上国的迷梦?
③这种认识在甲午战争中被彻底摧毁?
④“倭”指的是日本国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倭”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对手日本,第④项正确;①正确揭示了材料中的现象产生原因,②③正确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思想变化,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士大夫对日本没有正确的认识,战争失败后给中国的国民以极大的冲击特别是知识分子开始惊醒,本题选C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09年5月30日在缅旬生活了长达近70年的9名中国远征军老战士,踏上曾走过的畹町桥,第一次组团回国探亲。中国远征军远征作战的最主要的贡献是(? )
A.使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B.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C.缓解美、英两国对国民政府的压力
D.保卫国际交通线的通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