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世纪90年代在通商口岸或内地市镇、城乡,出现了“衣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了?
[? ]
A.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B.自然经济完全解体融入世界
C.人们的服饰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
D.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据时人1846年记载:“今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对这则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耕织分离
B.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近代企业产生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有人认为: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不是在原有母体中孕育启动的,而是在列强的威胁和侵略下,中断自身历史进程,移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近代化转变的。这说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特点是
[? ]
A.深受外部的影响
B.有继承地发展
C.艰难曲折地发展
D.在沉沦中上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五口通商后,福建武夷茶外销行情看涨,武夷山区的农民纷纷开荒种茶,使得“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然外洋印度产茶日多,(武夷茶)行销日滞”“而乡僻愚民,犹剔壤挖岩,种植不已”。最终使武夷地区“市疲山败”。这说明
①中国经济已开始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武夷茶叶失去海外市场
③当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④随着农产品的日益商品化小农经济的风险性更加增大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