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孙中山的《五权宪法》:“至于我们民国的约法,没有规定具体的民权。在南京订出来的民国约法里头,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那一条,是兄弟所主张的,其余都不是兄弟的意思。”孙中山在一次讨论中说:“内阁制,纯恃国会,中国本身基础,犹甚薄弱,一旦受压迫,将无由抵抗,恐蹈俄国1905年国会之覆辙。国会且然,何有内阁?今革命之势力在各省,而专制之毒在中央,此进则彼退,其势力消长,即专制与共和之倚伏。倘更自为削弱,噬脐无及。”孙中山在《中国革命史》一文中指出:“临时约法,既知规定人民权利义务;而于地方制度,付之阙如,徒沾沾于国家机关,此所谓合九州之铁铸成大错者也。”他说:“因为我以为这个执行约法,只有一年半载的事情,不甚要紧,等到后来再鼓吹我的五权宪法,也未为晚。”
——转引自李伟迪《孙中山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订》
材料二?孙中山:“余对于临时约法之不满,已如前所述,则余对于此与革命方略相背驰之约法,又何为起而拥护之?此读者所亟欲问者也。余请郑重说明之。……故《临时约法》者,南北统一之条件,而民国所由构成也。袁世凯毁弃《临时约法》,即为违背誓言,取消其服从民国之证据,不必待其帝制自为,已为民国所必不容……余为民国前途计,一方面甚望有更进步、更适宜之宪法,以代《临时约法》,一方面则务拥护《临时约法》之尊严,俾国本不因以摇撼……奋然以一身荷护法大任而不少挠。”
——据谢扶民《中华民国立法史》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对《临时约法》的态度,并分析原因。(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支持《临时约法》的原因,并列举孙中山“以一身荷护法大任”的表现。(7分)
参考答案:
(1)态度:不满、批评。
原因: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责任内阁制不适合中国国情;地方制度不完善,没有采取地方分权制(地方权力过小,不利于革命力量);没有贯彻五权宪法的理论。(8分)
(2)原因:《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是民国的标志和民主政治的基石;是反对袁世凯及北洋军阀破坏共和、倒行逆施的有力旗帜。
表现: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7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态度依据材料一可直接概括出不满、批评;第二小问原因从材料一中“没有规定具体的民权”“内阁制,纯恃国会,中国本身基础,犹甚薄弱,一旦受压迫,将无由抵抗”“今革命之势力在各省,而专制之毒在中央,此进则彼退,其势力消长,即专制与共和之倚伏”“等到后来再鼓吹我的五权宪法,也未为晚”等信息进行概括即可。
(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中的“故《临时约法》者,南北统一之条件,而民国所由构成也”概括出《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是民国的标志和民主政治的基石;从材料二中“袁世凯毁弃《临时约法》,即为违背誓言,取消其服从民国之证据,不必待其帝制自为,已为民国所必不容”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临时约法》是反对袁世凯及北洋军阀破坏共和、倒行逆施的有力旗帜;第二小问表现联系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政体进行斗争的史实可列举出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建国初期的历史教学,关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识主要借鉴苏联经验。1953年,通行全国的历史教科书参照苏联课本编写;1959年《历史教学》杂志开始公开谈论学苏联“必须结合”中国“教学的实际”,要防止简单的机械的类比和牵强附会。导致50年代中国历史教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左倾思潮出现
B.一五计划完成
C.中苏关系恶化
D.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要防止简单的机械的类比和牵强附会”不能说明左倾思潮出现,左倾思潮是冒险激进,不切实际的,排除A;一五计划完成是在1957年,而且是得到苏联的援助,反映了中苏关系的友好,排除B;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是在1956年,时间不符,排除D;50年代末苏联背信弃义,单方面撤走专家、撕毁协议,中苏关系恶化,因此出现所述情景,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陆九渊说:“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其中包含的哲学思想是?
A.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
D.客观唯心主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0分)2008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61周年,孔子的故里――山东曲阜已经提前做好全球华人联合祭孔的准备工作。届时曲阜“三孔”又将成为全球华人瞩目的焦点,这些都说明儒家的一些价值观正在融入世界文化的主流之中。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下表反映了儒家思想发展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填写相应的内容。(6分)
历史人物
| 主要思想主张
| 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
孔子
| ?
| ?
|
董仲舒
| ?
| ?
|
朱熹
| ?
| ?
|
?(2)近年来,“孔子学院”相继在韩国、法国和非洲开办,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结合儒家思想的特点和当前的国际形势,分析“孔子学院”为什么能在许多国家开办。(4分)
参考答案:(1)(6分)
历史人物
主要思想主张
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孔子
“仁”“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学思想体系
董仲舒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实行“仁政”
融合阴阳家、法家思想,形成新的思想体系
朱熹
“理”是世界的本原,“格物致知”方法,“存天理,灭人欲”
吸收佛、道思想,确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的儒学体系
?(2)(4分)孔子主张“仁”“己所不欲,勿施余人”“和为贵”“和”“和而不同”“以德治民”等;儒家思想为当今世界各种矛盾的缓和化解提供了思想依据。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讲《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说:最近最热的一个词大概就是“救市”,而在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也有一个需要——救世。其中孔子开出的“救世药方”是
A.用“仁”“礼”规范社会秩序
B.倡导“仁政”恢复和扩充人性
C.“君舟民水”的统治理念
D.施政者讲求“王道”“仁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