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推动我国农业走向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历史因素有
①铁犁牛耕的使用?②土地逐步私有化?
③农业生产家庭化?④均田制的推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判断题 2011年6月,海内外人士在湖南举行公祭炎帝大典。相传炎帝“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里的“耒耜”是指
[? ]
A.生产工具?
B.作战武器
C.生活用具?
D.祭坛礼器
3、判断题 安徽人杰地灵,历代人才辈出。下表据《安徽历史名人词典》统计,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时期
| 先秦
| 秦汉魏晋南北朝
| 隋唐五代
| 宋元
| 明清
|
人才数
| 3
| 55
| 34(隋3,唐19,五代12)
| 186
| 536
|
A.隋唐五代人才少于秦汉魏晋南北朝说明经济重心未开始南移
B.五代时期人才数量多于隋朝反映了乱世比盛世更易造就人才
C.明清时期人才数量最多反映了封建社会仍处于高度发展阶段
D.人才数量总体不断增长反映了安徽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4、判断题 下列农具中完全解放了人力的是( )
A.三国翻车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唐朝曲辕犁
D.唐朝筒车
5、判断题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下列对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包括
①小农经济逐步形成?②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化
③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