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09年广东历史)(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公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材料二】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妈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据《略讼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问题:
(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3分)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2分)
参考答案:
(1)私人办学;教育及于平民;推出了合理的教学方法。(3分)
(2)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2分)
结论:材料一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落后的;材料二的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2分)
(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2分)
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期,两极世界演变的趋势是______·
A.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发展
B.美国开始推行对社会主义的“冷战”政策
C.大国间利益争夺和意识形态问题交织在一起
D.形成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多极格局是在60年代后才开始逐渐出现,A可排除。“冷战”是在1945年杜鲁门主义后开始的,B可排除。C是二战后出现的问题,与题目时间不符合可排除。1955年,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对峙的表现就是美苏争霸。D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观察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关于此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增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独立
③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④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三大著名区域集团,欧洲联盟与后两者相比,主要不同点是
[? ]
A.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B.合作程度最高,合作领域最广泛,合作成效最显著
C.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加强
D.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53年12月,周恩来提出的,后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基本准则的是
A.非集团不结盟原则
B.公平竞争原则
C.分权与制衡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周总理1953年12月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后来“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其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必备条件和基础,它构成了核心部分;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贯彻五项基本原则的保证;平等互利是实现共处的条件;和平共处则是出发点和必然结果。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上述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并共同倡议将它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A.非集团不结盟原则是20世纪60年代不结盟运动倡导,? B.公平竞争原则与题干无关,C. 分权与制衡原则一般是指西方国家民主制度遵循的原则。
点评:新中国成立仅四年就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被广泛认为是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首倡至今,经过几十年的国际风云变化的考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当今公认的现代国际法和处理现代国际关系的共同准则,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最好方式,也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