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
材料二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百姓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对秦的影响。(4分)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对汉的影响。(6分)
(3)材料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出现的社会根源。(6分)
参考答案:
(1)实行君主专制。影响:成为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巩固了统一。(4分)
(2)宣扬君权神授,实行“大一统”。推动了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巩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6分)
(3)专制君主是天下的大害。原因: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明朝统治者实行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君主专制主义统治日益加强。(6分)
本题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体现核心思想为加强君主专制。法家思想顺应战国后期历史统一的发展潮流,得到新兴地主阶级采纳,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对秦的影响。
(2)材料考察董仲舒思想,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可以得出“君权神授”主张,实现“大一统”主张。董仲舒的主张得到当时汉武帝的采纳,根据所学知识,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促进西汉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
(3)材料体现的是黄宗羲的主张,最后的总结“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可以得出材料三的核心思想反对君主专制。根据所学知识,黄宗羲为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社会根源可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层面来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班固《汉书?艺文志》
材料二?秦昭王问孙卿子曰:“儒无益于人之国。”孙卿子曰:“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人主用之,则势在本朝而宜;不用,则退编百姓而悫(què,诚实,谨慎),必为顺下矣。虽穷困冻餧,必不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
——《荀子?儒效篇》
材料三?夫儒者于平生之遇,率目为适然,独孜孜不怠,以学自怡,竟老而不倦。不知者,或又言其不得于今,欲借文学道艺立功名于后世,何见之归于浅也!余尝谓学之患二:曰私,曰蔽。世之欣于禄位,从乎鄙心生者,不必挂语。若所谓事业显当世及文学道艺垂千古,慕而企之,从乎私己之心生者也。儒者之学,将以解蔽而已矣。
——戴震(1724—1777)《沈处士戴笠图题咏序》
(1)根据材料一,概括班固关于儒家学派形成的主要观点。(4分)
(2)根据材料二、三,比较荀子与戴震对于“儒者”不同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看法产生的社会因素。(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儒者”价值取向变化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1)(4分)可能和司徒官职有关;上承尧舜、周文王、周武王;孔子集大成。
(2)(10分)荀子:
看法:儒者重礼义(品格修养);有助于君主统治(有利于教化百姓)。
社会因素:诸侯争霸战争需要人才。
戴震:
看法: 儒者应该孜孜追求学问,不应该重视功名利禄。
社会因素:理学僵化,崇尚空谈(科举制度僵化成为谋取功名利禄的工具);清朝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3)(4分)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变动的影响;适应时代需要进行调整;传承儒家自身价值观念。
本题解析:第(1)问,考查阅读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归纳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材料一主要强调了儒学的形成,“盖出于司徒之官”“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即可能和司徒官职有关;上承尧舜、周文王、周武王;孔子集大成。
第(2)问,考查学生阅读比较分析的能力,材料二中荀子强调了““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即儒者重礼义,有助于君主统治。联系背景可知当时诸侯争霸战争需要人才。材料三中戴震强调“独孜孜不怠,以学自怡,竟老而不倦”“世之欣于禄位,从乎鄙心生者,不必挂语”即儒者应该孜孜追求学问,不应该重视功名利禄。这与清朝的思想文化专制,以及理学的空洞有关系。
第(3)问, 考查学生深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史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据此可知“儒者”价值取向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动及适应时代的需求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不包括
A.兰新、包兰铁路的正式通车
B.大庆、胜利、大港油田的建成
C.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D.结晶牛胰岛素研制成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识记题,ABD都是十年建设成就,而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是文革时期的成就。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起源于都铎王朝时期的枢密院
B.18世纪初内阁制仍处于萌芽状态
C.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两党制度的建立密切相关
D.英国的责任内阁制与托利党领袖华尔波尔密切相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内阁制的形成,英国的内阁制开始形成于辉格党领袖华尔波尔当政期间.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在中央电视台主演的小品《说事儿》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做人难!做女人难……”请问这个“难”的深刻含义是( )
A.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艰辛
B.赶上经济危机,股票折损过重
C.儿女情长,剪不断、理还乱
D.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的约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人在现实生活中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的约束,所以要艰难地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承受沉重的社会舆论压力,思想上背负沉重的负担,这是“做人难”字最为主要的含义,所以答案选D,A B 两项说法明显错误,C项说法过于片面。
点评:程朱理学尽管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但依然大量继承了儒家学说的主要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积极影响。然而对其的消极影响也不能忽视,程朱理学在被官方接受之后,变成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有力的工具,极大地禁锢了人的思想,尤其是将道德约束上升到天理的层次更加深了中国人的思想重担。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