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某班主任得知班上的辉辉同学在校外偷了别人东西,如果他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辉辉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辉辉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辉辉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辉辉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辉辉的本性是善的,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
2、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欧洲工业革命之前有思想革命。文艺复兴与启蒙,都走在宪政和民主运动的前头。近代中国的启蒙是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发生在清末宪政与辛亥革命之后。欧洲的民主进程,先提出个人解放、自由平等与人的价值,然后提出开设议院的主张。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发展过程则是一开始就从政治制度着手,先提出立宪议会主张,然后鼓吹自由平等与个人解放。因此,近代中国民主运动没有带来欧式的自由平等与个人解放。
清末,改良派倡导的是民权不是民主……梁启超也刻意分辨民权、民主之别。梁氏的新民说,乃是公民的意思。公民为国家服务,主要不是为争取个人自由与利益……民族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孙中山,提倡的也非个人的自由平等。三民主义里面只有民权主义,没有民主主义。这个不是语意 学上的问题。尽管孙中山说民权是基于法国革命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可是他提倡的是国家自由,反对个人自由,因为,他认为中国人已经太自由了,变成了一盘散沙。他主张国家平等,可是他不相信人类有平等,因为自然界就是没有平等的……孙中山给人民选举、罢免、创制和复决四个基本政治权,可是人民的主权是由国家行使的。
——摘自冯兆基《民国时期中国民主的构想》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近代与17、18世纪欧洲相比,民主宪政运动发展有何不同。(11分)
(2)依据材料,分析孙中山不提倡个人自由平等的原因。(4分)
3、判断题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出这一观点的思想家还主张
A.仁者爱人
B.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
D.兼爱非攻
4、判断题 中国古代吸取外来经济、文化的诸项史实中,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①学习天竺熬糖法②佛教传入中国③从越南传入占城稻④从吕宋传入甘薯、烟草
A.③①②④
B.③②④①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交关系文件集》第3集
材料二?下列两幅图片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两次重大外交活动的场景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新中国参加的哪两次国际会议?(2分)?
(3)图3反映了中美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2分)除此之外,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重大成就的还有哪些?(2分)
(4)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创造性指导方针的成功实践?香港回归有何意义?(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