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3-05 23:39:3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有一种说法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 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2、选择题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进步意义是( ) 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私有制 C.倡导民主自由 D.反对中央集权
|
3、选择题 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汉武帝得到一头小鹿,交给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大夫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对大夫减轻了处罚。董仲舒断案体现的思想是( ) A.德主刑辅 B.君权神授 C.天人感应 D.三纲五常
|
4、选择题 2014年韩国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热播,其中有这样一段剧情:宜花是个“望门寡”,婆家为了获得烈女碑不惜让宜花死去,为了躲避婆婆的折磨,宜花在都敏俊的护送下回到娘家……表面高兴的父母却背地里商量着怎样杀掉自己的女儿,理由是宜花带了一个不明不白的男人回家,给家族造成了极坏的声誉影响。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古代常有发生,影响这类事件的思想因素是( )
A.儒家思想的“仁”“爱”观
B.宋明理学观念
C.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潮
D.小农经济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王者承天意以从事。?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夫天道,自然也,无为。如谴告人,是有为,非自然也。
——王充《论衡·谴告篇》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董仲舒怎样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体现了王充怎样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两种观点你赞同哪种观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