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以下是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统计资料

该材料不能够说明
A.19 世纪 70 年代中国已经出现官僚资本
B.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
C.甲午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
D.近代民族工业技术力量薄弱
2、判断题 (9分) 著名学者钱乘旦主编的《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中写道:我们很容易看到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抗拒”与“接受”间剧烈的冲突,……在这两种显而易见的立场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因此是“反现代化”(“反现代化”并不反对现代化)。……问题的复杂性还表现在“现代化”和“反现代化”有可能同时存在,两个相反的运动在同一过程中出现。
请回答:
(1)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思想现代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主要有哪些表现?(3分)
(2)据材料观点,你认为19世纪中后期中国“反现代化”运动的典型事例是什么?(1分)
(3)关于这场“反现代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结合材料说明你的观点及理由。(5分)
3、判断题 马克思认为“使小农转化为雇佣工人,使他们的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的物质要素的那些条件,同样也为资本主义建立了自己的国内市场。”典型地体现了马克思所论述的历史事件的是
A.英国圈地运动
B.雅各宾派的土地法令
C.美国颁布《宅地法》
D.日本明治维新的土地政策
4、选择题 孙中山提出“航空救国”的主张难以实现的根源在于
A.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科学技术落后
C.旧中国经济落后
D.航空业基础薄弱
5、判断题 下列对梭伦改革历史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得以最终确立
B.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
C.提高了平民的政治地位
D.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