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两千年的政治格局,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基础,C项正确。A项不符合“后世”。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嘉庆帝认为军机大臣权重,并强调军机大臣只是奉旨行事,反映出嘉庆帝认识到军机处的危害,即可能对皇权造成危害,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其余ABC三项均是对题干材料的曲解和误读,均不正确,排除AB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朝设立军机处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以下关于赢政定“皇帝”称号不正确的是(? )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表明赢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
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六国之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决定用“皇帝”作为空前统一的秦王朝最高政治首脑的专用称号,并建立起皇权专制的政治体制。A、C、D符合史实;嬴政确立皇帝称号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功德,B项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8分) 阅读材料:
材料一:16—18世纪中外金与银的比价表
——钱江《十六至十八世纪国际间白银流动及其输入中国之考察》
材料二:(西班牙所属)美洲年均金银出口额,1500-1545年为300万皮亚斯特(计量单位), 1600-1700年为1600万皮亚斯特……300年间增长了11倍。整个殖民地时期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榨取了250万公斤黄金和1亿公斤白银。——樊亢、宋则行《外国经济史》
材料三:自美洲发现以来,一直到现今,其银矿出产物的市场,都在逐渐扩大。第一,欧洲市场已逐渐扩大。……新大陆的白银看来就是以这种方式成为旧大陆两端通商的主要商品之一。把世界各相隔遥远地区联络起来的,大体上也以白银的买卖为媒介。——亚当·斯密《国富论》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6世纪晚期到17世纪中期中国金银比价发生什么变化?(2分)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6分)
(2)依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上述变化对中国和世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3)面对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潮流,明政府是如何应对的?(考生可从政治、经济、文化、对外政策等方面作答)有何启示?(10分)
参考答案:(1)变化:反映了16世纪晚期,相对于黄金,中国银价偏高,但到17世纪中期,银价下降到与西欧持平。(2分)
原因:①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者利用中国银价高、金价低的市场行情,将从美洲掠夺的白银大量输往中国,套取黄金,导致银价下降。②在对外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地位。③明朝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吸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6分)
(2)对中国:①有利于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②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③密切了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4分)(考生如具体作答可酌情给分)
对世界:①壮大了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实力,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2分)②白银扮演着世界货币的角色,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全球一体化。(2分)
(3)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经济上:继续坚持“重农抑商”传统政策;文化上:实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加强思想控制;对外政策上:实行“海禁”政策。(8分)
启示:把握时代发展的世界潮流,因势变革,才能实现民族的强盛。(2分)(言之成理皆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商鞅变法》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