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新中国前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
?
| 1965年在校生
| 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
|
高等学校
| 67.4万人
| 1947年的3.3倍
|
中等学校
| 1432万人
| 1946年的6.9倍
|
小 学
| 11626.9万人
| 1946年的3.9倍
|
?
材料2:


?
材料3: 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分析材料1,指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2)依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3)概括材料3的主要观点。
参考答案:(1)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不论是高等教育、中等教育,还是小学教育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3分)
(2)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普通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成人教育成绩显著;高等教育初步形成了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4分)
(3)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教育,优先发展教育。(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56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文件中规定:“对于资本家的股息红利,改为实行‘定息’制度……每年按股金给资本家固定的利息”。此规定实际上反映了(?)
A.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全面完成
B.工商业的所有制形式已经改变
C.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扶植
D.资本家加大对企业的资金投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1953—1957年,我们进行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对个体手工业和小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农村开展了农业合作化。“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私有制为公有制。通过改造,使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变私有制占优势为公有制占优势。CD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了《商人通律》和《公司律》,此后,清政府还陆续颁布了《商船公会章程》、《奖励公司章程》、《改订奖励公司章程》、《奖给商勋章程》、《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等。据此不能得出
A.清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工商业
B.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春天
C.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D.中国近代经济立法得到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中晚晴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鼓励工商业的发展,A、C、D符合材料;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春天是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后,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80年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在采访邓小平时说,“我看不出怎样才能避免和防止再次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要解决该记者疑问的根本途径是( ?)
A.要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要坚决防止左倾错误的形成与发展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D.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主法治的理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要避免和防止再次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的根本途径就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治。所以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法国受到英国人入侵的危急时刻,圣女贞德挺身而出,号召人民英勇参战,赶走英国人。圣女贞德的壮举促进了法兰西民族意识的形成。英法之间这场战争是
A.十字军东征
B.玫瑰战争
C.百年战争
D.三十年战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贞德是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法国的民族英雄。A、B、D与贞德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