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对唐羁縻府州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②不用向朝廷上报户口,交纳户税
③有利于唐朝加强对民族地区的直接统治?④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和平相处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史实可知唐朝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羁縻府州政策,依靠少数民族实行自治有利于唐朝加强对民族地区的间接统治,③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①②④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所以答案选B。
点评:唐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繁盛时期,它以清明的政治,开放的文化和开明的民族政策为其时代特征的显著标志,再加上较之前代更为繁荣的经济使唐文化绽放出璀璨的光芒。而本题所考察的民族政策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据史书记载:“唐朝时三省各有分工,中书省为决策机关,掌出纳帝命,起草诏敕;门下省为审议机关,掌进规献纳,纠正违阕;尚书省为执行机关,掌军政庶务,敷奏万机。”材料主要表明
[? ]
A.唐朝时中国已实行“三权分立”
B.三省体制具有民主性质
C.“分权制衡”理论得到实践
D.三省相互制约加强了皇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贵族政治时代,贵族们有掌握权力的习惯,如隋之文帝等一代英主的出现后,虽然在制度上否决了贵族的权力,实际上在从政中,仍有那种形式的残迹,政治成为与贵族的协议体。”能佐证该观点的史实是
A.唐朝设立三省
B.宋朝设参知政事
C.明朝设置内阁
D.清朝设置军机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隋唐时期实行三省(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在强化君权的同时也有利于集思广益。因此A符合题意。B不对,是为了分割宰相行政权;CD不对,明朝内阁与清朝军机处都没有实权,与题干不符。
点评:在唐朝,通过设三省,将宰相一分为三,实现了君权对相权的削弱;同时这种体制也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式如下:中书省(政令草拟)→门下省(政令审批)→尚书省(行政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77年后的中国改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借鉴了古代科举制中的
①通过考试选拔人才②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
③采用密封阅卷的方式④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明太祖废除丞相,主要是由于
A.元朝的丞相贪
婪暴戾,扰乱朝纲
B.过去的丞相大多平庸无能,败坏风气
C.厂卫特务机构设置后,丞相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D.丞相的权力过于集中,经常威胁君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