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汝之民为恶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振之?而私以尓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 材料二: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
——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
? 材料三:“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与孔子相比,康有为的社会福利主张有何特点?并指出其思想来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的民生主张又有何发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主要观点:主张国君(或政府)组织救济,不主张个人实施救助。分析评价:孔子的主张一方面体现了“仁”的思想。另一方面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担忧个人实施救济会损害到国君的权威,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2)特点:社会福利制度化,强调政府救济与社会救济相结合,救济与教育有机结合。思想根源:继承了儒家“仁”的思想(大同思想),同时又吸收了西方的民主思想。
(3)发展:将民生问题摆在国家建设的首位(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的解决);明确提出了以发展经济来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明确提出了以发展经济来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明确提出了通过政府调节来解决社会福利问题(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因素在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②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成为世界性宗教而得到了广泛传播?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 ]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新的一年,我们要更加重视和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通过建设我们中国人可以找到共同的文化认同、精神归属、理想目标和价值原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路在卫国出私财救贫,孔子制止说:“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并简要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这个政府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希腊城邦式的公民大会,人民都有参政权利,因此人民服从政府就是服从自己。
——卢梭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他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夺取全部资本……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和。
——马克思
(2)以上材料中卢梭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主张的异同点是什么?他们的思想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汲取以上材料中思想精华的基础上,我国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理论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上所述,从思想渊源看,你认为应如何构建当今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观点:主张救济,实施国君救助;不主张私人救济。评价:救贫体现了“仁”的思想;主张国君救济,树立国君威望,体现等级观念。
(2)同:主权在民(建立民主政府)。异:马克思还提出利用政治力量发展生产力。作用:卢梭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3)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4)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明成果。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是我们民族的国家制度、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孔子是第一个提出救世之策的人。
——易中天《先秦诸子的救世之策》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孔子的“救世之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虽使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无以孔子之定本行赏罚。……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卅纪列传总目前论》
(2)依据材料二,概括李贽的观点。李贽的思想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试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予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1902年)
(3)依据材料三,归纳梁启超的观点,并列举史实加以支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
(2)观点: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论。原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八股取士,厉行文化专制;程朱理学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李贽思想本身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
(3)观点:儒家学说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工具。 史实:董仲舒的新儒学认为"君权神授",主张大一统,为封建专制服务;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用三纲五常维护专制统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王夫之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这种思想类似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董仲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