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从地面迈向天空,继而迈向深空,迈向另外一个天体,我们可以离开自己栖息的摇篮,奔向原本陌生的宇宙空间,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C.“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故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在我国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容,下面四幅图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和70年代末我国的农村变革。


请认真读图,结合图中信息完成问题。
(1)从图1、图2 提供的信息看,当时在农村掀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为什么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2)从图3、图4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提供的信息看,当时在农村实行了什么制度?其实质是什么?
(3)结合以上农村的重大变革,你认为制定政策的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1)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运动。原因:对国情认识不足,扩大了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左”倾错误泛滥,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2)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质:调整和改革农村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3)制定政策必须依据当时中国的国情;农业政策的制定要适合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农业政策的制定应以满足农民的生活需要为出发点。
本题解析:
第1 问从图一“人民公社成立大会”和图二“放农业高产‘卫星’”可以看出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第2 问从图3“农民签名大包干”可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3 问要注意多角度回答。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没有人知道这次流感的源头,也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在1919年中期消失,但它消失时,这场破坏力极强的流感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1918年至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男人、女人由于高烧而病倒,然后在几天内死亡。
材料2:1981年,医学专家第一次在纽约和旧金山的同性恋者和静脉注射吸毒者身上发现了艾滋病毒……到2003年末,携带艾滋病毒的人口达到了3780万,从这种疾病出现开始,约2000万人死于这种疾病。?
——以上材料均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3:据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12月30日公布的最新疫情通报,截至2009年12月27日,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已造成至少12220人死亡。其中美洲地区死亡人数最多。
材料4:“第二次浪潮各国政府仍然盲目地不惜一切代价增加国民生产总值,极度‘增产’甚至不顾破坏生态和社会的危险”。 “对地球生物圈的破坏也许是无可挽救的”。 “由于基于征服自然的原则,由于它的人口的增长,它的残忍无情的技术,和它为了发展而持续不断的需求,彻底地破坏了周围环境,超过了早先任何一个文明能够创造出这种手段,能够不仅摧毁一个城市,而且可以毁灭整个地球”。
——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请回答:
(1)材料1认为1918——1919年大流感扩散的原因是什么?概括材料1中所反映的这次大流感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1、2、3,你认为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与1918——1919年大流感有什么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经济全球化、人口流动、疾病传播三者的关系,并从疾病传播的角度谈谈你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4所述问题给人类发展带来的教训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针对上述挑战,你认为世界各国应该如何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扩散原因:通过陆路和海上贸易蔓延。特点:传播范围广。原因:高效率的交通运输(汽车、火车和轮船);世界市场形成,世界各地的联系非常密切;人口流动频繁。
(2)共同点:起因不明;传播范围广;受感染的人数多,死亡率高。
(3)关系:经济活动是人的活动,经济全球化会引起人口的全球流动;人是传染病毒的携带者,人口的全球流动又必然引发疾病的全球传播;疾病的全球传播又会在一定时期内限制人口流动。认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疾病的全球流行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我们有可能调动全球的力量和资源来对抗疾病。
(4)教训: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5)世界各国应加强合作;改善公共卫生;发挥相关国际组织的协调作用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非洲国家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非洲国家
A.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
B.是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成员国
C.是50年代初中国的主要建交对象
D.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故A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不包括非洲国家,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国家是50年代初中国的主要建交对象,故C项错误;第三世界的崛起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历史上的名言警句是先人思想智慧的结晶,能给我们很多启迪。下列名言警句出现在宋元之际的是(? )
A.“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难度较大。题目要求的是宋元之际,A项“通古今之变”是西汉的《史记》;B项是宋元时期的文天祥的诗句;C项是北宋范仲淹的名句;D项是清朝顾炎武的名句。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