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史标志性事件鸦片战争的理解。根据题干中“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而且时间是近代史的开端的提示,应该理解为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产地和倾销商品,发动了侵华的鸦片战争。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A.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B.清政府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地区
C.清政府严禁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严惩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清政府严禁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严惩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表明清政府完全站在人民的对立面,放弃了反抗,而替帝国主义镇压人民的反帝斗争。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结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材料一 “(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黄宗羲和章炳麟思想的异同,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1776年《独立宣言》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二条:这些权?利就是自由、平等、安全和反抗压迫。……第六条: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自或经由其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
?——1789年《人权宣言》?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体现出的民主精神,并分析他们与启蒙思想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共同点:都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差异:前者主张对君权进行限制,后者主张以革命手段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原因:明末清初:政治上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思想上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清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西方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
(2)天赋人权与自由平等,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启蒙思想。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思想指导与实践)。继承了启蒙思想精神(或者启蒙思想为宣言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将它们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造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A.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B.国共两党内战遗留的问题
C.国共两党意识形态的对立
D.李登辉、陈水扁等台独势力的破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