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生前著有《领导人》一书,记载了与他交往的各国政要的情况。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他希望复兴中国的传统。他不容许旧秩序败坏这一传统。他反对普遍存在的吸鸦片嗜好和当时仍很流行的妇女裹足的习俗。尽管他采用了立宪政体,但他并不是民主主义者。”据此判断引文中的“他”是指
A.康有为
B.袁世凯
C.孙中山
D.蒋介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他希望复兴中国的传统。他不容许旧秩序败坏这一传统。他反对普遍存在的吸鸦片嗜好和当时仍很流行的妇女裹足的习俗。尽管他采用了立宪政体”,整体概括起来最符合的是蒋介石。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光绪辛丑年,林纾“恶其名不典”,把《汤姆叔叔的小屋》易名为《黑奴吁天录》,林纾真正的动机是
[? ]
A.纠正斯托夫人给小说取名的不当
B.林纾“不谙西文”,故作典雅
C.“触黄种之将亡”,爱国保种
D.声援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中央电视台组织的“红色之旅”从北京出发.途中经过山西的平型关和山东的台儿庄,你认为这主要是为了纪念
A.辛亥革命
B.红军长征
C.抗日战争
D.三大战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平型关战役是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第一次大捷,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取得的最大规模的胜利。故选C。ABD三项与材料无直接的关系。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在正面战场,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歼敌一万余人,是抗战以来的最大的一次胜利。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二者都是在抗战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纪念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九·一八”事变的影响不包括:
A.打破了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加深了英美和日本之间的矛盾
C.中日民族矛盾向着主要矛盾地位上升
D.中国内战进一步扩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九·一八”事变的影响的分析能力。“九·一八”事变打破了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加深了英美和日本之间的矛盾;中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因而导致中日民族矛盾向着主要矛盾地位上升。为挽救民族危机,全国人民团结抗战,中国内战朝民族战争的方向发展。故依题意选取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就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总体布局和主要措施作出明确规定,表明国家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强调发展红色旅游既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一项文化工程、政治工程。
请回答:
(1)上海、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等被国家列入红色旅游景点,结合上述地点发生的重大事件,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发展历程。(10分)
(2)“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卢沟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也被国务院列入红色旅游景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分)假如你是导游或者这些景点的解说员,请你向游客简单介绍这些景点反映的日本侵华史实。(6分)结合这些景点所反映的史实,概括归纳日本侵华的特点。(4分)
(3)请你为红色旅游的发展献计献策。(4分)
参考答案:(1)①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2分)
②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胜利”的正确道路(2分)
③1935年,在革命危机关头召开了遵义会议,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2分)
④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2分)
⑤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制定了革命胜利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理论问题。(2分)
(2)目的:以史为鉴,不忘国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分)
日本侵华史实: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实行赤裸裸的殖民统治;1937年7月7日,发动卢沟桥事变,揭开全面侵华的序幕;1937年12月,占领南京后,杀害手无寸铁的中国同胞30多万。(6分)
日本侵华的特点:蓄谋已久,有计划、有步骤;制造事端,寻找借口;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极端野蛮残暴。(4分)
(3)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红色旅游与绿色开发结合起来;多开发一些景点;不收或少收门票。(言之有理,酌情给分。4分)
考点:?本题查考中国近代侵略史和抗争史,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调动运用知识能力。
本题解析:本题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把历史教学与旅游开发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第(1)题只要答出五个地点发生的重大事件,要答得简明扼要,答出时间、地点、事件、意义即可。第(2)问中日本侵华特点结合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三个事件,推论出来。第(3)问言之有理即行。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