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据《左传》记载,晋国上卿赵简子规定:“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此项举措冲击的制度有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说的是军功可以授予官职,这明显的打破了原来的分封制,郡县制开始萌芽。故选B。A项说法错误,禅让制是在原始社会实行的制度;C项是权力传承制度;D.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地方行政体制。
点评:作为一种全国性实行的制度,郡县制是在秦朝开始实行的,但是在战国时期,郡县制已经萌芽。郡县制的出现,是我国选官制度的一次重大的变革,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分封制被打破,有利于加强君主对全国的控制。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分封制的大规模实施是在周公摄政和成康时期,目的在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秦始皇灭掉东方六国,把封建君主集权制推广到全国,从而确立了封建皇帝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分封制被历史否定,代之以皇帝集权制,原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事。可是到了汉代,分封制又在全国相当大范围内实行起来。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封国制: ?
[? ]
A、都是中央集权制?
B、都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C、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
D、都是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筒车在我国南方曾发挥过重要作用。这一灌溉工具创制于
A.三国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唐代
D.南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2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太宗在即位诏书中说:“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之为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宋代士大夫们在谈及国家的政治取向、制度原则时,经常与“祖宗之法”联系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宗之法”就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两宋对于“祖宗之法”的强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宋代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权力机构的分立与集中,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乃至赵宋王朝的兴与衰,处处都会遇到所谓“祖宗之法”的问题。
──摘编自陈苏镇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
材料二:在启蒙运动中,“人们逐渐相信,当前人类活动的各方面已非过去所能比拟,将来在各个领域注定会出现没有止境的进步”。(P.L.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由于人类是可以改善的,因此他们认为变革和进步可以逐步改良社会……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宗教制度必须进行改革”。(P.T.马修斯等《西方人文Ⅲ: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在启蒙运动的上述政治理念的影响之下,19世纪的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变革。
19世纪欧洲政治变革大事记
年代
| 事 件
|
1830年
| 法国七月革命,建立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
1832年
| 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
|
1848年
| 法国二月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
|
1861年
| 撒丁王朝基本统一意大利,实行君主立宪
|
1867年
| 英国议会改革,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
|
1871年
| 德意志统一,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
1875年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男性公民均获得选举权,法国共和制度最终确立
|
1884年
| 英国议会改革,农村工人和矿工获得选举权
|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划线部分予以说明。你如何评价宋朝这种特别重视“祖宗之法”的政治取向?(15分)
⑵材料二反映了欧洲怎样的政治文化理念?依据上表,概括19世纪欧洲政治变革的主要方面?任选其中一个方面予以说明。(10分)
参考答案:(25分)
(1)说明:
①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宋朝把兵权、行政权、财政权收归中央,消除了分裂割据的基础。造成“三冗”局面。(3分)
②权力机构的分立与集中:设立“二府三司”,分割宰相的权力。皇帝得以总揽大权。(3分)
③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分散军权。重文轻武。(3分)
评价: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宋朝统治的稳固;同时也造成宋朝政治保守和僵化,造成宋朝积贫积弱局面。(6分)
(2)理念:历史是不断进步的,应该进行变革。(2分)主要方面:近代民主政体的扩展;代议制民主进一步发展;统一和近代民族国家形成。(6分)
说明:
例1,英国、法国、德国进行议会选举权方面的变革,代议制民主发展。(2分)
例2,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进程加快,统一近代民主国家形成。(2分)
例3,近代民主政体扩展:法国七月革命、二月革命,德国和意大利统一后民主政体的建立。(2分) (运用史实正确且无认识方面的错误,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材料中的“宋代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权力机构的分立与集中,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乃至赵宋王朝的兴与衰,处处都会遇到所谓“祖宗之法”的问题”是本题的题眼。“宋代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指的是宋朝把兵权、行政权、财政权收归中央,消除了分裂割据的基础。造成“三冗”局面。权力机构的分立与集中指的是设立“二府三司”,分割宰相的权力。皇帝得以总揽大权。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指的又是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分散军权,重文轻武。作用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前者为主。
(2)欧洲怎样的政治文化理念只可能是历史是不断进步的,应该进行变革。19世纪欧洲政治变革的主要方面是指近代民主政体的扩展、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统一和近代民族国家形成。任选其中一个方面予以说明足以证明本题的答案是开放性的。但是一定要界定在“19世纪欧洲政治变革的主要方面”。例如可以回答为:英国、法国、德国进行议会选举权方面的变革,代议制民主发展或者近代民主政体扩展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朝重视“祖宗之法”的政治取向;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9世纪欧洲政治变革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汉武帝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较秦始皇统治时期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诸卿?②形成“中朝”“外朝”体制
③建立对地方高官的监察制度?④确定了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知识。汉武帝时期,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恩令(有效的消除了地方诸侯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加强了中央政府的统治);设置刺史制度(有效的监察了地方官员);大力推行察举制度(使得封建官僚体系更加完善);设置新官职,形成“中朝”“外朝”体制,限制相权(加强君权)。较秦始皇统治时期有所发展。所以选择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