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某一时期的报刊上充斥着“天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新名词,有教师以“物竞”“天择”为作文题目,有些青少年以“竞存”“适之”等作为自己的字号。这些现象最能反映
A.社会普遍要求挽救民族危亡
B.民族危机促使国人逐渐警醒
C.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广泛传播
D.清政府允许西方思想自由传播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轮、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艰难勉强地跟着走),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 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新文明之曙光,倾耳以迎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罗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勿徒以其目前一时之乱象遂遽为之抱悲观也。
──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洋务派与早期维新派的“体”“用”观有何不同?(4分)
(2)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结合其内涵说明前期新文化运动实质(6分)
(3)据材料四指出新文化运动发展的特点。(4分)
(4)据材料指出,近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的基本特点。(6分)
3、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作是
[? ]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林则徐派人翻译的四洲志
C、郑观应的盛世危言
D、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4、判断题 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
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
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
D.应否推行议会制度
5、选择题 下列与右图思想主张相一致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科学与人权并重
D.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