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梁启超在评价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
A.反对君主制度
B.介绍研究西学
C.宣传民主政治
D.传播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制,19世纪60年代——1912年,清朝末年先后出现了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维新派的维新思想,实行君主立宪制,走资本主义道路;革命派的共和思想,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实行民主共和。由此可见,其共同点都是向西方学习。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从1872 年到1875 年,清政府每年派遣30 名幼童留学,同时规定他们每3 个月要学习14 天《孝经》和圣谕。这可以说明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宗旨是
[?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宣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华制夷”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用西学来改造儒学、“以夷治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近代中国,维新派和革命派都为国家的政治民主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下关于两个派别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针锋相对,势不两立
B.齐心协力,相得益彰
C.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D.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维新派和革命派均代表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诉求,只不过维新派属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而革命派则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下层人士的心声,主张推翻满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二者尽管所采用的变革中国社会的方式不同,但在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上则完全一致,所以二者的关系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答案选C,A B D三项表述不符合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二者的真实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康有为的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的保守性和局限性的是( )
A.“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B.“开民智”、“兴学校”、“废八股。”
C.“东西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D.“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关于中国近代化进程“广东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出钱。”其中“广东人立言“的本质含义是
A.广东人不甘于外来侵略,勇于反抗
B.康梁孙等广东人的主张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广泛传播
C.广东地区资本主义发展较早,人们思想开放,易接受新事物
D.广东人挽救了不断加深的民族危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广东人立言”说明广东人的活动促进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即近代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康有为、梁启超在广东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而孙中山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所以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