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近代科学家李善兰、华蘅芳和徐寿的共同经历在于
①参加制造中国第一台蒸汽机
②同清政府的洋务机构有联系
③翻译过西书
④主要成就在数学方面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2、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出版的《海国图志》和《瀛环志略》对开阔人们眼界、重新认识世界起了积极作用。它们的主要内容是介绍
[? ]
A.西方各国政治制度
B.西方历史地理知识
C.西方兵器制造知识
D.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3、判断题 王富仁教授认为中国近代以来每30年就有一个文化周期:1859-1889-1919-1949-1979-2009,每一阶段都有文化的具体特征。其中对1889-1919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从学制度到学思想,国人的思想解放不断加深
B.“中体西用”的主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C.马克思主义从传入到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思想
D.这一时期的各种思想“犬牙交错”,异常复杂
4、判断题 《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中写道:“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中国试图赶上这次发展的机遇,但最终失败。”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清末“新政”
5、判断题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 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整理近代不同时期社会思 潮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1)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

(2)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针对如何建设新文化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另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现代西方文明为基础”。你认为应该如何建设新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