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今试举卢梭民约之大经大法而列之:(甲)民生而自由者也,于其群为平等而皆善,处于自然,则常如此……(丙)群之权利,以公约为之基;战胜之权利,非权利也。
——严复《<民约>平议》
(1)材料一中严复认为卢梭的主要思想有哪些?(不得摘抄材料原文)(3分)
材料二?卢氏(卢梭)之言,药也;伯氏(卢梭学说反对者)之言,粟也。痼疾既深,固非恃粟之所得瘳(病愈)。然药能已(治愈)病,亦能生病,且使药证相反,则旧病未得豁,而新病且滋生。故用药不可不慎也。
——梁启超《新民丛报》(1903年)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实际,如何理解梁启超“用药不可不慎”的观点?(7分)
参考答案:(1)主要思想: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社会契约。(3分)
(2)理解:梁启超认为,治病要对症下药,一种新思想的引进要切合国情;共和制不适合当时国情;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才是出路。但梁启超的君主立宪思想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7分)
本题解析:(1)第一问,卢梭是启蒙运动时期法国著名的思想家,他出身小资产阶级家庭,所以他的思想较为激进,材料中反映的他的思想主要有自由平等,材料中的“民生而自由者”即是佐证。材料中的民约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本题只是围绕着教材中所阐述的卢梭的思想来回答即可。
(2)第二问,“用药不可不慎”的应该是梁启超在其具体的政治实践活动失败的教训中得出的经验与启示,他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新派进行了旨在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结果是失败的,其失败的主观原因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不符合当时中国实际,结果是没能救得了中国,故他有此一说。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7世纪中期以来,英国流传着一句谚语:“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我的茅草屋)。”下列人物的思想中能体现这一民谚的精髓的是
[? ]
A.达?芬奇
B.阿奎那
C.洛克
D.伏尔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8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凡是不能促进我们达到目标的一切东西,我们都应一概斥为无用。
——斯宾诺莎
材料二?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人民享有恢复他们原来的自由的权利,并通过建立他们认为合适的新立法机关以谋求他们的安全和保证。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利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
——洛克
材料三?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因而,如果我们撇开社会公约中一切非本质的东西,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契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卢梭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斯宾诺莎所说的目标是什么?“一切无用的东西”又指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立法者与人民的关系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除立法权外,作者认为的国家权力主要还有哪些?(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以上三大思想家思想的共同之处。(2分)
参考答案:(1)目标是伸张和捍卫资产阶级的自由与民主权利。“一切无用的东西”是指封建君主专制和基督教神学。(2分)
(2)关系:如果立法者违背了人民意愿,人民就没有必要再服从它,有权使用武力推翻其统治,重新建立新的立法机构。(2分)权力:行政权和对外权,都属于国王。(2分)
(3)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思想。(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既然是平等的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人民在出让自己的权利时并没有将自己所有的权利交给政府,而是保留了一些重要的权利……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极大的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使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因而他们就与社会的其余成员有不同的利益,违反了社会和政府的目的。
——洛克《政府论》(1668年)
材料二: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法院依据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1)依据材料一概述洛克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对比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洛克民主思想的不足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简述洛克民主思想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进步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内容: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分权思想。不足:没有将行政权和司法权分立。
(2)前者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和代议制的建立,促进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后者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宣告民主共和体制的确立,是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3、14世纪,西欧社会出现了一种新的政治现象,(如下图)这种新现象的特征包括
不同阶层共同参政?
②封建贵族继续坐大
③政治权力渐趋集中?
④教会权力不断膨胀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图片主要反映了13、14世纪,西欧社会出现封建等级制向等级君主制变化。结合图片内容,政治参与的主体在扩大,所以不同阶层共同参政,同时导致封建贵族势力缩小。政治权力由此走向集中,教会权力受到削弱。结合具体选项,所以选择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