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建设成就有
①建成武汉长江大桥?②建成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③建成康藏、青藏、新藏公路?④建成宝成、鹰厦等30多条铁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虽然对美关税下降率远小于美对墨西哥下降比率,但大量产品的涌入,仍然使墨西哥经济受到巨大冲击。这最能说明
[? ]
A.发达国家侵略发展中国家经济
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面临挑战
C.发展中的墨西哥经济实力较差
D.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弊大于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君主论》作者、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维利是一位极有争议的思想家,面对道德与利益、道德与政治的冲突,他提出“为政必须会玩弄权术”的思想。以下思想家,哪一位的思想更接近于马基雅维利的思想
A.荀子
B.墨子
C.韩非
D.董仲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为政必须会玩弄权术”这与中国古代法家所倡导的统治者要用权术统治大臣的思想有共同之处,韩非是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答案选C,A B D三人无此主张。
点评: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统治者采用的重要思想之一,其主张“以法治国”和加强君主权力,成为战国时代最受欢迎的学说,但由于忽视道德的教化功能和作用并主张用严刑峻法镇压民众,导致民众的不满,故在秦代以后丧失主导地位,让给了儒家思想。但中国自汉代以后的统治者多采用儒、法、道三家思想杂糅而用之。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表是1854年至1859年部分主要年份福州口岸对外茶叶出口总量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趋势表明(?)
?年份
| ? 1854年
| ? 1855年
| ? 1856年
| ? 1859年
|
?数量
| ? 13万担
| ? 27万担
| 37万担
| ? 38万担
|
A.茶叶逐步成为对外贸易主要商品
B.福建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C.中国半殖民地经济特征明显
D. 福州成为近代对外贸易的中心城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表格可以看出茶叶的对外出口总量不断增加,但并不说明茶叶逐步成为对外贸易主要商品,A项不正确;表格只反映茶叶的对外出口总量不断增加,与民族工业无关,故B项不正确;材料中也不看不出福州成为近代对外贸易的中心城市,故D项不正确;茶叶的对外出口总量不断增加,说明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半殖民地经济特征明显,故答案选择C项。
点评:纵横结合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形式,对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考查往往结合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进行命题,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不同时期的命运经常和同时期的政治、思想相联系,体现经济与政治、思想间的双向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据统计:1931年欧美在华投资中,有42.8%集中于上海,1937年上海则集中了欧美在华投资的79.2%,不久上海还一度成了欧美在华投资的唯一中心。导致欧美列强对上海投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红军战略转移完成,占领了广大农村地区
B.日本扩大对华侵略,挤压了列强投资空间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南京国民政府掀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不难发现1930年代,上海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投资的中心,结合史实可知上海是西方列强公管的租界,在日本扩大对华侵略,挤压了列强投资空间的现实下,上海成为他们唯一可靠的中国投资中心,故答案选B,A C D三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不会影响到列强投资中心的转移。
点评:根本原因或主要原因类选择题是高考历史中的常见题型,如何快速找到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根本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政治现象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关系上入手;②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生产力入手;③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入手;④历史事件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总之,可以充分结合哲学原理中的原因分析方法来解析根本原因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