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共同点是
①反传统反教条 ②反对封建专制 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二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礼》
材料三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概括指出孔子受冷遇和董仲舒受重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 董仲舒提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这一观点在当时的主要影响是
A.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
B.发展了“天人感应”的理念
C.使汉王朝开始重视文化教育
D.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理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