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08年的中国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的海地大地震都造成了数以万计的重大人员伤亡。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两国属于结盟国,理应相互帮扶
B.中美欧日俄在海地震后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证明多极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C.两国都可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救灾贷款
D.两国都可以向世界银行申请救灾贷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45年12月27日在华盛顿成立的,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世界银行主要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贷款、无息信贷和赠款,今天它的任务是资助国家克服穷困,各机构在减轻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老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材料二:《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为此“各缔约国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说明格老秀斯提出的各项原则有何积极意义?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国际联盟盟约》所反映的对战争的态度有何新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宪章》关于安理会的主要规定,分析这些规定对安理会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积极作用。
(4)概述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形势的总趋势和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
(1)使战争受到法律的约束,尽量减少战争所造成的危害。
(2)对国家的战争权加以限制,通过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持和平;出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空前灾难,使人们更加深了对战争危害的认识。
(3)安理会是联合国中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实行“大国一致”原则;使安理会能有效地采取行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4)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局势总体趋于缓和,和平与动荡并存;超级大国插手别国事物和地区争端,在两极格局下掩盖的一些矛盾爆发,导致局势冲突和战争不断。
本题解析:
第(1)问,主要考查考生获取材料信息并进行归纳的能力。对材料一的内容前后进行比较,容易归纳出格老秀斯提出的两项原则的积极意义。解答第(2)问时,先将材料一、二的观点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国际联盟盟约》所反映的对战争的态度的新变化。即对国家的战争权加以限制,通过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持和平;对变化原因的回答,需要回顾《国际联盟盟约》产生的历史背景。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制订。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空前的灾难,使人们更加深了对战争危害的认识,因而才有对国家的战争权加以限制,并建立国际组织维持和平。第(3)问中,《联合国宪章》关于安理会的主要规定,在历史和政治学科中都有要求,只要知道就能回答。有关安理会的内容在世界史中是用小字表述的。对第(4)问的回答,在世界史“世界政治的发展与冲突”一节中有明确的阐述,只要进行概括即可。同时,也可以从时政的角度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以下标志代表不同的国际组织,中国没有参加的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05年5月5日宋楚瑜抵达西安咸阳机场时,在机场的讲话中说:“……海峡两岸虽然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距离,但是要花五十多年才跨过台湾海峡这样很窄的鸿沟……”这种状况是由下列哪些因素造成的( )
①1949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败退台湾 ②“一国两制”不适合台湾 ③以美国为首的外国势力插手台湾问题,推行“以台制华”战略 ④海内外中国人没有共同心愿去实现统一 ⑤以李登辉、陈水扁为代表的“台独”势力兴风作浪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一国两制”最初就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且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是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人心所向。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解答问题 (9分)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请回答:
(1) 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 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3分)
(3)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分别是什么?概括两个核心的含义?(4分)
参考答案:(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分)
(2)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3分)
(3)人文主义:以人为核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理性主义: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4分)
本题解析:(1) 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者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应。
(2)联系三者的背景、目的、作用分析,三者都反映了资产阶级打破封建束缚,解放思想,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3)注意“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两个历史概念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人文主义又称人道主义,作为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理性主义作为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它崇尚理性,肯定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提倡科学,重视知识,反对愚昧,向往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承认人的价值,追求个人的自由和解放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