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0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14年之前,欧洲大部分受教育的人都认为,下一代人将会解决他们这一代人不能解决的一切问题。他们坚信,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进步是不可避免的。……到了1919年,当战场的硝烟散尽、坟墓躺满尸体时,欧洲大陆资产阶级信奉的自由主义、议会政治、科学的胜利都显得很荒诞。每日所见没有进步,只有革命和一种有害的虚无主义。
——[美]菲利浦·J.阿德勒兰德尔·L波韦尔斯《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人为什么坚信“物质和精神上的进步是不可避免的”?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6分)
(2)“每日所见没有进步,只有革命和一种有害的虚无主义”,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试结合史实加以说明。(4分)
参考答案:
(1)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2分)
影响:带来死亡和灾难;冲击了人们对民主、科学精神的信仰和追求。(4分)
(2)不正确。俄国通过革命建立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促进了俄国社会的进步,为俄国历史的新发展奠定了基础。(4分,如从其他方面说明,只要史实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再根据“1919年,当战场的硝烟散尽、坟墓躺满尸体时,欧洲大陆资产阶级信奉的自由主义、议会政治、科学的胜利都显得很荒诞。每日所见没有进步,只有革命和一种有害的虚无主义” 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不正确。可以从一战客观上的积极作用分析,如一战推动了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建立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促进了俄国社会以及世界历史的进步;推动了科技的进步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瑞士著名的国际法学者瓦特尔在1758年发表的《国际法》中说:“均势的核心意义是妥协安排国际事务,没有一个国家能居于至高无上的主宰、支配他国的地位。”1907年,英国外交部在克劳备忘录中谈到:“英国的政策是维持均势,把自己的力量加在这一边或那一边,但是总是加在一边以抵制某一时期内最强大的国家或集团的政治霸权。这几乎成为一个历史上的真理。”英国“均势”政策的表现不包括?
A.参加反法同盟
B.巴黎和会上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
C.英法俄组成协约国
D.与法国联合,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07年,英国“均势”政策主要适用于欧洲,而ABC都是在欧洲英国“均势”政策的表现,故D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一战爆发后的第四天发表讲话,申明美国中立是“显示出极为冷静的判断、高贵的自制和有效的公正的行动”。美国采取这一立场的目的是( )
A.希望英德两败俱伤,乘机扩大殖民地
B.借此与双方进行贸易,扩充美国的实力
C.国土远离欧洲战场,抵制列强插足美洲
D.保持经济高速增长,避免战争破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干材料表明美国在一战爆发后采取中立政策,其直接目的在于“坐山观虎斗”,坐收渔利。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一战前,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最主要的依据是
A.英、德是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B.英、德在全球范围争夺殖民地最激烈
C.英、德矛盾导致了国际关系的新变化
D.英、德矛盾导致了一战的发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当时作为新.老资本主义国家代表的德.英两国争夺最激烈,主要在对殖民地的争夺方面。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之所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主要依据是( )
A.双方不分胜负
B.不管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付出了惨重代价,承受了巨大损失
C.协约国和同盟国以停战和谈的方式宣告结束战争
D.战争的结局没有战胜国和战败国之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战争最后的结果来看,战争的双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说“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