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为迎接辛亥革命100周年盛典,国家计划在武汉建立总投资为3.34亿元的辛亥革命博物馆,其规划方案已经在网上公布,听取市民意见(如图)。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

①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②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④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湖北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里陈列着很多像图中这样的纪念品,让人们追忆着那段辉煌的岁月。这两件展品反映的主题是

A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君主立宪制? B以改革救中国,走和平崛起之路
C推翻了君主专制,实行共和政体? D新政府实行内阁制,约束袁世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注意这两件展品中的关键字眼——“共和”、“民国”,这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实行的是共和政体,A项不对。辛亥革命是暴力革命,不是和平改革,B错误。D明显与题干主旨不符,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抓住图片中的关键信息,联系所学史实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
A.民国从未试图过要改善民生,农民怀念清王朝
B.辛亥革命脱离农民阶级,反封建不彻底
C.信息闭塞,中华民国成立消息未到达农村
D.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民国二年指1913年,联系材料来理解到辛亥革命并未对中国的农村产生巨大影响。各选项中ACD三项说法错误,A错在“民国从未试图过要改善民生”的说法,C错在“中华民国成立消息未到达农村”,D错在袁世凯称帝是在1915年,因此较容易排除,本题选B项,反映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点评: 历史选择题常会有一些特殊限定的要素,如“根本原因”、“本质”、“性质”、“实质”等。平常训练时,我们就应该在理论上认真区分这些特定限定词的细微区别。例如,“根本原因”指的是本质的原因,一般指历史的客观存在,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反映的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而主要原因是指在诸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现象中的主要因素。 “性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而“实质”就是“本质”,它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本题就是根据现象看出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成果有
①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②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③颁布了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④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20世纪两次历史性剧变,这两次剧变都
?
①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②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③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④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是辛亥革命的成就,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是新中国成立的成就,所以应该排除②③,本题应选D。辛亥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都促进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和中国的工业化建设。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