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其主要促成的因素不包括?
A.第三世界国家支持
B.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C.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D.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文化大革命”中,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的事件是
A.“五一六通知”的通过
B.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立
C.红卫兵运动的兴起
D.革命委员会的建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文化大革命”中,党政一体化的革命委员会的建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的倒退,革命委员会排除了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的国家机构。故选D。A项是文革开始的标志;B项是文革领导机构;C项是文革中的重要的事件,学生停课,参加红卫兵运动。因此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点评: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毛泽东把在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进一步扩大化,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认为只有通过“文化大革命",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才能把所谓“走资派篡夺了的权力”夺回来。在这样的左倾错误的指导下,文革发生,对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两个历史性转变。这两个转变完成的时间分别是(?)
A.1919年、1949年
B.1949年、1956年
C.1956年、1976年
D.1978年、1992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也即是1949年;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两个历史性转变的标志性事件是三大改造的完成,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888年4月《申报》载文:在雇佣女工的场所,“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这反映出
①近代社会新旧观念剧烈冲突?②上海处于开风气之先地位
③近代工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④社会生活呈现半殖民地特征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雇佣女工”反映了近代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材料认为妇女同男子一起工作“伤风败俗”,违背伦理道德,说明近代社会新旧观念发生剧烈冲突;②、④材料没有体现,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为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年轻的共和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历程中经历了很多挫折。‘大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先后都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困难”。材料中空格处可以填写的内容是(?)
A.三大改造、人民公社
B.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
C.一五计划、“文化大革命”
D.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