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曾任李鸿章幕僚的姚锡光所著《东方兵事纪略》中记载:黄海大战后,李痛署亲起点天津要求决死占的丁汝昌说:“汝善在威海守汝数只船勿失,余非汝事也。”而征诸李电稿和盛宣怀档案,发现在黄海大战后,李曾电令丁:“寇在门庭,汝岂能避处威海,坐视溃裂。速带六船来沽,面商往诱拼战,渡兵运粮械接济,成败利钝,姑不暇计。”下列关于两则材料的看法不妥的是(?)
A.前者成为李鸿章“避战保舰”政策的重要证据
B.后者与主流观点相悖。应该回避或不予采信
C.后者较前者应更具说服力,可信度更高
D.史料发掘与考订有利于史学严肃性和科学性的维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
B.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土地要求,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C.它废除私有制,建立"人人不受私"的平均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得到农民拥护
D.它最后无法实施是因为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方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天朝田亩制度》性质: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进步性: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局限性: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违背了农民小生产者的愿望,根本无法实现。因此C叙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天朝田亩制度》。
点评:《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区别。
(1)背景不同:《天朝田亩制度》制定时,太平天国运动正处于蓬勃发展之时;《资政新篇》提出时,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形势已逐渐逆转,悲壮的防御战已经开始。
(2)经济主张不同:《天朝田亩制度》企图在小农生产的自然经济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实行绝对平均主义;《资政新篇》则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
(3)群众基础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广大农民平等、平均的政治、经济要求的理想化,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资政新篇》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据自己在香港等地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及自己了解的情况写成的,它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
(4)作用不同:《天朝田亩制度》中“有田同耕”这一极富鼓动性的口号,对于渴望得到土地的广大农民具有很大的诱惑力;
《资政新篇》则因为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所以农民对这一纲领反应不积极。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这次伏击战属于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平型关战役的胜利,属于太原会战,所以B正确,CDA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
A.太平天国运动反对清政府对西方列强的妥协行为
B.英国的侵略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西方列强的侵略
D.英国的侵略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联系史实分析,“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句话中,马克思认识到了外国的侵略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促进作用,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联系史实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是阶级矛盾,民族危机的加深只是起了一个加速或者是推动的作用。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空前激化。(2)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3)重要原因:外国的侵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853年定都天京后,杨秀清发布《待百姓条例》,其中规定“铺店照常买卖,但本利皆归天王,不许百姓使用。”这一政策
A.促进了农工商业的发展
B.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铺店照常买卖,但本利皆归天王,不许百姓使用”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违背社会发展规律,难以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因此选D。
点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纵观近几年年高考命题,高频考点主要体现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拜上帝教理论、《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内容及其评价,考查形式主要以选择题为主。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