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据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记述,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科目及内容如下
科目
| 初试
| 二试
| 三试
|
明经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 答时务策三道
|
进士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 作诗、赋、文各一篇
| 作时务策五道
|
以上材料说明唐代科举制( )
①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②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③检测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明经科考试难度大于进士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科举制的内容。唐代科举分为明经和进士等科,①正确;明经或进士都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考查内容,考生要熟记文本,②正确;在三试的时候,两科考生都要对时务策,以考查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正确。无论从考试内容的数量还是难度上看,进士科比明经科都要难,④错。故选 A
考点:科举制
点评: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实行的选拔官吏的制度,通过考试成绩授予官职。科举制的实行,一方面使得下层地主也有条件通过努力进入到上层,另一个方面也提高了官员的素质。但是科举考试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弊端也日益明显。总的来说科举制为历朝所沿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开国议政?
假设你是宋初的决策者,需要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是否大力推行科举制。决策之前,你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下:?

(1)请你在文本框内的A、B两处填上恰当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以上因素,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大力推行科举制可以提拔众多文官担任朝廷官职,形成一个以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防止武将专权。B:造成冗官、冗员,导致财政困难。
(2)我赞同大力推行科举制。科举制的推广可以说利弊互见,但是对王朝的稳固来说是利大于弊。它使得政权向士大夫开放,不但能以文官制约武官,更能增强士大夫对政权的认同感,有利于中央集权体制的稳固。虽然由此可能带来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等弊端,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对官员的监督考核加以改善,澄清吏治。
我反对大力推行科举制。大力推行科举制虽则可以选拔大量人才组成一个文官政府,以防范武将专权,但同时也会造成官僚机构膨胀,财政困难等难题,而且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可能缺乏行政经验,不善治理国家,对于中央集权体制的巩固其弊远大于利。限制武将专权可以通过军事制度改革予以解决,不必以扩大文官队伍来解决。过度重文轻武会削弱国家的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与金榜有关的进士科、殿试、天子门生分别开始于:
A.隋朝、唐朝、唐朝
B.唐朝、唐朝、北宋
C.隋朝、唐朝、明朝
D.隋朝、唐朝、北宋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科举制的发展。根据所学,进士科、殿试、天子门生分别始于隋朝、唐朝、北宋。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唐朝武则天时期科举制中创立殿试;宋太祖时规定所有及第的人都成天子门生。本题选D项。根据以上分析,ABC项均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 请依据留 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明太祖的《皇明祖训》中说:“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这一规定
①废除了秦朝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 ②使全国重大政务都由皇帝决断
③使明清出现参与机密事务决策的内阁 ④使官员不敢上书言事,强化了思想控制
[?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