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莎士比亚(1564——1616)的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某读者从中得出“莎士比亚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的结论。该推断
[? ]
A.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正确
D.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正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
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有人认为“文艺复兴是一场复古运动”,这是基于这场运动
A.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其文化主张
B.从恢复被天主教禁欲主义所泯灭的人性开始
C.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的解放和思想自由
D.忽视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一剧中,用抒情诗般的美丽语言讴歌:“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莎翁对人性的赞美说明他:
A.赞扬了人的自然属性
B.讴歌了人的理性世界
C.肯定了人的尊贵
D.描写了人的潜在力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莎士比亚的话体现了他对人性的赞美,实际上是对人价值的肯定,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语言之于思想是必要的工其,正如胶马之于骑士。最好的马只适合于最好的骑士。已如上述,既然如此,那么最好的语言,只适合最好的思想,然而,最好的思想只能来自天才和学识,所以最好的语言只适合于才识兼备的人。……我们记得,我们往往把俗语写诗的人称为诗人。
——但丁《论俗语》
材料二 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德文圣经广泛传播于西欧,终于使原始基督教中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德文圣经先后故译成法语、英语、匈牙利语、芬兰语等多种民族语言。可以说民族语言的圣经版本,完全粉碎了天主教会束缚圣经的这把“拉丁锁”——拉丁语。因此,民族语言在宗教领城的深入,是对天主教会传统权威的侵犯和否定。从此,罗马教廷和天主教会彻底丧失了对中欧、北欧和西欧的精神、文化的支配权。
——陈永麟《马下·路德的圣经研究与翻译》
材料三 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化革命军”大谈,以为吾友之声援。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翻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1917年2月1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但丁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文的作用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胡适“首举义旗”指的是什么?并概括陈独秀的思想主张。材料一、三在文学语育的运用上有何相似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语言革新在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观点:①语言是传播思想的工具。②好的语言需要有才识兼备的人。③提倡使用俗语。
(2)作用:①宣传了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文主义;②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③解放了思想(或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3)“首举义旗”:发表《文学改良当议》一文,提倡白话文。主张: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相似主张:通俗性、平民化。
(4)作用:①传播新思想,唤起民众,②成为思想解放运动的先导;③利于文化的传播、普及。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