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表是《洋务运动教育变革实践活动统计表》。从中可以看出洋务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表格的形式考查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由表格信息可知洋务运动注重外语和科技教育,创办了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重点培养军事和实用技术人才,由此分析可知①②③表述正确,符合题意;而④中“主导”表述不当。故选C。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思想家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②苏格拉底——道德(美德)就是知识
③马丁·路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伏尔泰——“社会契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欧洲人文思想家的思想主张。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 ①②对应正确。伏尔泰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 ③④错误,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南朝宋约曾有这样的论述,“周汉之道,以智役愚;台隶参差,用成等级。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辨。”“以贵役贱”指的是(?)
A.世袭贵族力量强大,士族和庶族界限鲜明
B.官僚特权现象严重
C.九品中正制造成世家大族垄断政权
D.从世卿世禄到举荐制,政权的开放性增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魏晋以来选官制度实行九品中正制,把人依据品行分成九等,由中正官品评向政府推荐,长此以来举荐由世家大族把持,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状,士族和庶族界限鲜明。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预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自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意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韧进者承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科学”,呼吁“从事科学,讲求之艺”民国初年,学姐还将science音译为“塞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材料二: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随着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值得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
——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经济”、“中学”、“粉丝”3个词语中任选1个,说明其含义或用法的历史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科举制度;“究天理”。
(2)变化: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原因: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于是提倡科学精神,寻求思想解放。
(3)代议制度建立;代议制民主具有优越性,如可适用于地广人多的国家;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如选民范围日益扩大;并扩展到更多国家。
(4)“经济”一词,古代为“经世济民“之意,含有“治国平天下的意思”;今为指社会物质生产、流通、交换等活动。”粉丝“一词旧是中国常见的食品之一,今天在各大新闻媒体中,经常会用?“粉丝”来代表忠实的歌迷、影迷等狂热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部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这说明军机处(?)
①防止了大臣专权②强化了君主专制③削弱了内阁的权力?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所给材料,其主旨是军机处无权,权力属于皇帝,这防止了大臣专权,①②对。军机处人员精干,所以④不对。清朝没有正式设过内阁,它是明朝的一个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的机构,排除③,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主旨的理解,解题关键是抓住其中关键语句,如“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断不至有权臣”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