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之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直到艾萨克·牛顿出现,人类才终于结束了这种状态。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2 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曾经预言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材料3

图一: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1961年)

图二: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1969年)

图三:中国“嫦娥二号”升入太空(2010年)
请回答:
(1)怎样理解材料1中“直到牛顿出现,人类才终于结束了这种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2回答,你怎样理解蒸汽机和电力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3的图片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技的发展呈现出什么新的特点。分析中国几千年登月的梦想变成了美丽的现实的重大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被西方誉之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四库全书》
3、判断题 右图中的“星盘”在航海交通上普遍使用时,中国封建社会正处于

A.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B.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C.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时期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时期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著作简表

材料二 16——17世纪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材料三 历史表明,人类文明的进步首先要有人类思想新的解放。近代科学所特有的注重实证、倡导理性和批判精神,成了启蒙运动思想的核心要素,在推动欧洲社会告别神权迷信和封建统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路甬祥诠释科学的价值》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16——17世纪中国和欧洲科技发展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方面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当时中国和欧洲的时代特点分析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怎样才能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材料一:……若又割之,次以十二觚之一面乘半径,因而六之,则得二十四觚之冪。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
——刘徽《九章》
材料二:自永嘉丧乱,百姓流亡,中原萧条,千里无烟,饥寒流陨,相继沟壑。……羌胡相攻,无月不战……诸夏纷乱,无复农者。
——《晋书》
材料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材料四:莫高窟的造型艺术,彩塑较多,属于十六国和南北朝的有三百多,小千佛约有千数。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魏晋时期的哪一项科学技术?这项科技成果在当时世界上处于怎样的地位?(3分)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政治状况?这一状况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3分)
(3)材料三反映了陶渊明怎样的生活心态?这种心态折射出怎样的社会现实?(3分)
(4)材料四中的石窟艺术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据上述材料概述魏晋时期的历史总特征??(3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