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得出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这一结论的证据主要来自
A.考古领域在汉代墓葬遗址中发现纸片
B.马克思的论述
C.蔡伦改进造纸术
D.蔡侯纸的说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实物证据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本题要证实的是“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这一结论,而C、D两项均出现于东汉时期,可以排除;B项属于后人的论述,证据远不如A项客观。故选A。
点评:我国西汉前期已经发明了纸,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的发明,是最早影响人类知识传播的学习的革命,从此我们的文明开始写在纸上。公元3世纪中叶传到了朝鲜和越南,8世纪后,开始传入西方,公元1150年,西班牙建立了欧洲第一个造纸厂。当纸在欧洲风行时,漫长的中世纪即将结束,文艺复兴的曙光开始闪现。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0分)科技的发展对改变世界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同时也折射着世界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三幅图片(图一:牛顿。图二:爱因斯坦。图三:人民日报——号外“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据材料一,谈谈你对李约瑟这段言论的理解。(2分)
(2)据材料二,指出图二与图一科学家的物理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并扼要阐述。(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原因。(3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理解科学是如何“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的?(2分)
参考答案:(1)中国古代只重视人的研究,而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从而影响了科技的发展。(2分)
(2)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分)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发展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2分)原因:党和政府的重视;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充分吸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3分,任答三点即可)
(3)科技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祖国医学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下列人物按他们所处时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张仲景、扁鹊、孙思邈、李时珍
B.孙思邈、扁鹊、张仲景、李时珍
C.扁鹊、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
D.扁鹊、李时珍、张仲景、孙思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他们分别是春秋战国、东汉、唐、明的医学家。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你认为近代光学.热力学.电磁学.天体物理学等新学科形成的基础是
[? ]
A.解析几何学?
B.微积分学?
C.牛顿创立的经典学?
D.达尔文进化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是中国艺术家创作的一幅画,它最可能创作于

[? ]
A.18世纪末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后期
D.20世纪初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