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材料: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中国知识线和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是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是第二次。”阅读下列第二次“中国知识线和外国知识线相接触”的相关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利玛窦------尽量附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来阐释天主教的教义。------他在广东时穿佛教僧衣,到北京后则穿儒服。
徐光启------认为天主教“必可以补儒易佛,”可以帮助人心世风的好转。他更欣赏的当然还是西方人对待客观事物的分析的思想方式和科学知识。------他的后半生大都倾注于介绍、实验和应用西法莱救助明朝的危机上面,其实际的意义却又超出于此.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分析,当时的欧洲处于怎样的历史发展时期?(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中国知识线和外国知识线相接触”产生的主要成果。(2分)
材料二?为了迎合中国是世界中央的观念,利玛窦把子午线从世界地图中央向西移动170度,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目前中国出版的世界地图仍然保持中国在世界中央这种独特的样子,就是当年利玛窦发 明的权宜之计,想不到沿用了几百年而不变,与其他国家的世界地图截然不同。————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2)樊树志先生认为,佛学传人中国对于中国文化影响之深远,已经人所共知;而“第二次”的影响可以与之相媲美,或许更胜一筹。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第二次“外国知识线”与中国接触的主要内容、方式。(4分)
(3)你如何理解第二次中外“知识线”接触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的“更胜一筹”的影响?(2分)
2、判断题 马克思把四大发明比作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法宝,其中被用作打开世界市场的法宝是(?)
A.火药
B.指南针
C.造纸术
D.印刷术
3、判断题 屈原受到我国人民崇敬并每年纪念他,最主要是因为
A.他在文学上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
B.他主张变革的政治成就
C.他的抗秦事迹
D.他的爱国爱民精神
4、判断题 ?19世纪初,英国兴起抵制教会的“新大学运动”,出现了以自由、民主精神办学的伦敦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剑栋牛津大学也进行改革,取消必须信奉加尔文教的宗教宣誓,并增设许多自然科学课程进入20世纪,甚至教会大学也大量增加了面向现实的世俗课程。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民族国家的迸一步巩同?
B.近代科技和工业化的扩展
C.教育世俗化的不断发展?
D.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
5、判断题 1876年,美国为纪念建国100周年,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当时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作为中国工商业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李圭参观1876年世博会机器院时,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造成这一现象的历史根源是
[? ]
A.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突出
B.中国的洋务运动受到顽固派阻挠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才刚刚起步
D.中国腐朽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