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这表明( )
①中国棉纺织业水平下降
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手工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洋布充斥中国市场的历史现象,结合时代背景可知,洋布是工业产品,其因“其质既美,其价复廉”在中国“十室而九”的销售情况,说明手工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也会对自然经济起瓦解的作用,但并不能说明棉纺织业水平下降,故①说法错误,②③说法正确,正确选项为B项。
考点:自然经济的瓦解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自然经济客观上起到的瓦解作用知识点。学习的过程中特别须注意的是: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自然经济瓦解作用是主要的,但这是客观上的,并不是主观上的。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

表中反映了这一时期(?)
A.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
C.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材料
|
(1)1869年发昌机器厂建立 (2)1873年轮船招商局成立 (3)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4)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
|
?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 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材料(1)(2)可以看做是上海工业化一瞥,(3)可以作为红色的摇篮,(4)可以作为改革开放的上海的材料,因此ABD三个选项只是反映了部分材料的内容。现代化也叫近代化,以生产的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因此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能说明19世纪60年代后的30年是中国近代化起步阶段的史实是?
A.新学堂和新教育体制开始出现
B.洋务运动全面掀起
C.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
D.早期维新思想出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有时间限制“19世纪60年代后的30年”即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这个时间正是洋务运动实施的时间。洋务运动期间,兴建了大批的军用、民用工业,还兴办各种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大批近代科技人才,大量翻译西方书籍,传播近代科技文化知识,创建新式军队、加强海防等等。历经35年的洋务运动,为中国的工业近代化、国防近代化和科技近代化打下了初步基础,使封建的中国开始向资本主义近代化迈进。A、D的出现都跟洋务运动有关,已包含在B里面。而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出现在20世纪初,由这个时间限制可排除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李鸿章说:“必先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其以下活动体现了上述思想的是
[? ]
A.创办轮船招商局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北洋海军
D.创办京师同文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