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芍陂位于
A.关中地区
B.岷江流域
C.淮河流域
D.钱塘江流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90年代初,国务院放开了国家管理的737种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价格中的648种,同期也放开了国家管理的农产品收购60种价格中的50种。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南巡讲话与十四大召开
B.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C.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重新启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十四大。注意时间“90年代初” ,南巡讲话与十四大召开都发生在1992年,符合题意。而B项在21世纪初。D项在2001年.均排除。C项与题意无直接关系。
考点:改革开放
点评: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价格放开,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这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体现。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十四大做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歌曲《小燕子》作于1957年,是电影《护士日记》中的一首插曲,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这段歌词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一五计划”
C.大跃进
D.人民公社化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时间特征1957年和“我们盖起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说明了歌曲的创作背景是“一五计划”,答案选B,A C D三项与史实不符。
考点: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点评:中国社会主义建立和发展道路的阶段特征非常明显,需要牢固把握以下几个阶段的分期界限:①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②社会主义改造的巨大成就﹙1953-1956年﹚,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尤其是第三项内容又可分为三个阶段:1956~1966年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的巨大破坏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
①欧洲走向联合
②日本崛起
③中国力量增强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⑤美苏大规模削减军事力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⑧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美苏对峙之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整个世界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形势,区域合作组织发展起来,发展中国家逐步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走向复兴的西欧,联合自强,建立欧洲共同体;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产生;第三世界开始兴起,中国的振兴。到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格局明显表现出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走向。“美苏大规模削减军事力量”这一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选A项
考点: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点评: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题目难度较小。此外还要注意以新材料的形式来呈现多极化的表现,这就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把握能力,能够准确的判断出现象背后所反映出的实质问题。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
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
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D.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 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