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理藩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描述的是元代统治者对西域少数民族的治理方案,依据所学可知元代设置宣政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与上述题意特征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家(族)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家(族)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家谱的产生可能与以下哪一制度关系密切
? [?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2分)《宋史》将徽宗亡国归结为“骄奢淫佚”,“君臣逸豫,相为诞谩,怠弃国整,日行无稽”,所谓”字国故人君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鲜不亡国,徽宗甚焉.” 但平心而论,北宋亡国与宋初太祖的制度革新不无联系.导致北宋之亡,后代一些评史者归为王安石变法,加剧”强干弱枝”,朝廷积累了太多财富---王室和重臣更有了奢靡的条件,而地方经济凋敝,民生坚苦,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一旦碰上强大的外力,则成土崩瓦解之势. 请就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进行评述.(12分)
参考答案:第一种观点:徽宗骄奢淫逸导致北宋亡国。 论证:(1)“骄奢淫逸”:花石纲、推崇道教。 (2)“君臣逸豫,相为诞谩,怠弃国整,日行无稽”任用蔡京、童贯等人。 (3)“人君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酷爱书画。 结论:宋徽宗时期政治的腐败黑暗给金以可乘之机。 第二种观点:宋太祖的制度革新导致宋的亡国。 论证:(1)政治:分化事权,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军事力量、特别是边境军事力量严重的削弱,导致地方积贫积弱,阶级矛盾加剧。 (2)经济:通过转运使将大部分财政收入收归中央,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由此导致地方积弱。 (3)民族关系:正是积贫积弱致使北宋 无力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 结论:宋太祖的制度革新是北宋灭亡的历史根源。
本题解析:本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历史小论文(观点类)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材料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经验教训,得出自己的结论。就本题而言,既可以同意第一种观点,认为宋朝亡国是由于“骄奢淫佚”造成的,也可以认可第二种观点,认为宋朝的灭亡是由于北宋初期制定的体制和后来的王安石变法造成的。不管选用哪种观点,论述要史实准确,逻辑严密,条理清楚,无知识性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自汉初以来,继承秦制。汉武帝亲政后,频繁任免丞相。在位54年间,先后用相12人, 其中4人在任上正常死亡,3人被免职,2人因罪自杀,3人下狱处死。汉武帝这样做的基本用意是 A.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局面 B.分割丞相的权力以加强集权 C.重用身边的人参与军国大事 D.显示皇权至上不可僭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结合题干可以看出,汉武帝时期,丞相任免频繁,结局不一,但多数是不正常的,说明丞相的位置、权力受到挑战,皇帝对丞相心存疑虑,于是通过频繁更换以达到削弱其权力的目的。故应选A 项。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A.秦朝的太尉 B.清朝的军机处 C.宋朝的通判 D.唐朝的中书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