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汉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是( )
A.九品中正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按军功授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汉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故选B。A项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按门第选官的制度;B项是西汉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以德行作为标准选拔官吏;C项是隋唐以后实行的按考试成绩选拔官员的制度;D项是战国时期实行的军功爵制,奖励军功。
考点:古代额选官制度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选官制度。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西周世官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等,每一种制度都是把官员的品德放在很重要的地位。一些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深远,是考试的重点,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政策,但北宋兵额却渐增,建国初为22万人,到真宗时为91?2万人,这说明()
A.军人地位上升
B.边患日趋严重
C.立国政策改变
D.藩镇拥兵自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始终没变,因而军人地位没有上升,立国政策也未变,并且北宋不存在藩镇拥兵自重问题。故兵额增多的原因在于边患日趋严重,当时辽、西夏、金先后威胁北宋政权,B项最准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中共1982年和1956年确立与各民主党派的方针比较,新增的有
A.荣辱与共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长期共存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于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因此选AC。
考点:新中国民主政治
点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①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建立。②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结束。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③1956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新阶段。④“文革”中,作为我国政治体制重要部分的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受到严重冲击,统一战线工作无法展开。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了进一步发展,1982年中共提出各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谐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持而成者也。”材料反映的正确信息有
①夏商时期天子与诸侯之间是方国联盟盟主与成员的关系,没有严格的尊卑等级关系?
②灭商建周之后,建立诸侯国,天子与诸侯之间成为尊卑等级的君臣关系
③有功臣、兄弟、甥舅姻亲关系着皆为其受封对象,和周王成为君臣关系
④鲁卫晋齐四国封君都是王族,作为周王室的主要屏藩⑤分封制形成的大一统局面与支撑它的宗法制互为表里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皇帝主要通过奏事、朝议、刺察等形式掌握全国的军政信息,控制和指挥着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秦朝时期能够参加朝议的官员不包括
[? ]
A.丞相?
B.太尉?
C.九卿?
D.郡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