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菔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
A.精耕细作
B.自给自足
C.农林牧业相互补充
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整理史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对有效信息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解读的能力。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的基本的特征。而A、C、D选项不符合题意,A精耕细作是指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而C、D选项则是在自然经济中无法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河北一战国中晚期的墓葬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4%。这些资料说明(? )
A.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
C.铁农具的使用已经很普遍
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分析理解能力。依据所学从战国时期铁农具占铁器的绝大部分,可知当时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C符合题意。而A开始于春秋时期,B、D与材料无关,均排除。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经济文明是指人类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制度与政策、经济思想与行为的文明程度与属性。它既是人类经济行为的理性反映和理想追求,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人类在实现经济文明的征途中必须加速工业化步伐,加快市场化进程;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大开放力度;尊重经济规律,走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道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京师大曹文柱教授评价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时说道,“是其它农业文明中所不具备的,所以说中国古代农业经济是古代农耕文明的典型是毫不为过的。”
(1)材料一强调的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哥伦布的伟大发现最初看起来像是一个重大失败。数千名冒险家成群结队地前往西印度群岛,只是令人扫兴地找到少量黄金。然而,美洲大陆的发现却引起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直接反应,它促使葡萄牙人环航非洲,由海路直接抵达印度。”
(2)列举“葡萄牙人环航非洲,由海路直接抵达印度”的具体事例(时间、人物、航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哥伦布的伟大发现”给美洲人民带来了灾难,它不能反映人类经济的理性和理想,更谈不上“伟大历史意义”。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20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史专家约翰·希克斯这样问道:“工业革命是现代工业的兴起而不是工业本身的兴起;但现代工业是什么呢?我们将它同古代工业,即与市场本身同一时代诞生的手工业加以区分所依据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呢?”
(4)试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概括说明现代工业经济的基本要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1985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有人问:“中国共产党一直教育人民要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现在经济改革,你们教育人民要致富,出现了少数贪污腐化和滥用权力的现象,你们准备采取什么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又问:“这些现象是否反映了一个潜在的、很难解决的矛盾,即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
(5)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段对话回答材料四中的两个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五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以后,保持和谐、保持均衡是中国快速增长和发展的社会现在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
(6)试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建设和谐社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精耕细作。
(2)1497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到达印度。
(3)A:不同意。地理大发现使整个世界联成一体,各地文明开始交融;世界市场雏形初现;导致欧洲社会的重大变革,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同意。哥伦布的伟大发现给美洲带来了灾难,印第安人大量遭屠杀甚至灭
绝;引起了后来的黑奴贸易;殖民掠夺。
(4)现代工业经济六大要素:资本、劳动力、商业与市场、原材料、科学技术,工厂及其现代企业制度、货币与金融等。
(5)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并不矛盾,国民教育,法治建设,加强反腐等。
(6)加强金融监管,理顺金融秩序;强化经济调控,防止重复建设与盲目竞争;关注农业发展,监控农产品价格;关注弱势群体,建立与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
——《器子》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痰,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晁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2分)?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2分)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2分)?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者的处境。(2分)
材料三:在中国古代这种生产方式的背景下,人们期盼美好的生活,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如,我国传统中以“吉祥”为主题的图案巧妙地运用动植物、人物、器物等,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把莲花和金鱼放在一起,寓意为气龟年有余等。
(3)请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任选三幅图分别用四字词组概括每幅图的寓意。(6分)
(4)如何看待中国古代这种生产方式的背景下人们祈求吉祥的现象?(2分)

材料四:阅读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朱陈村》:
徐州古丰县,有村日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
(5)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分析作者在诗中表现的思想倾向?(4分)
(6)“朱陈村”的婚姻状态有什么局限性?(2分)如何评价“朱陈村”的生产结构?(4分)
参考答案:(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2分)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2分)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是其出现的原因。(2分)
(2)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分)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小农经济非常脆弱,自耕农常因水旱灾害或急征暴敛而破产。(2分)
(3)图一:松鹤延年或松鹤长春;图二:喜上眉梢或双喜临门;图三:四季平安或月月平安;图四:吉祥如意或如意吉祥。(6分)
(4)反映了自古以来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它是一种精神寄托。(言之成理,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2分)
(5)作者处在唐朝走向衰落的时期,此时藩镇割据、战乱频繁,(2分)诗中表达了作者渴望安定的社会环境的强烈愿望,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保守的思想。(2分)
(6)近亲结婚,不利于人种的优化(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2分)“朱陈村’,的生产结构,是我国古代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然生产结构,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的干扰下,农民可以吃饱穿暖,在盐铁之外,不必外求,有利于小生产者的生活安定。(2分)但这种小的生产规模,在封建制度的社会条件下,很难扩大再生产。它的自给自足的性质,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诗经·齐风·甫田》记载:井田由于“民不肯尽力”,到处是“维莠骄骄”、“维莠桀桀”的丛生茂草,一副“公田不治”的景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周王室的衰微
B.私田的大量开垦
C.兼并战争频繁
D.土地转让的停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联系史实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战乱频繁等原因是井田制逐渐瓦解。A.周王室的衰微、B.私田的大量开垦、C.兼并战争频繁,三项都是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D.土地转让的停滞说法错误,因为这时土地私有开始出现,所以土地转让开始增多而非停滞。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此题为逆向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事实不符的选项。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不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