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四)
2017-07-31 14:30:3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诗经·大田》诗的大意是:“乌云遮满了半天,井田上润遍了雨点,这场久旱的甘霖啊!多多洒上我的私田。”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当时在井田之外出现了私田 B.奴隶主贵族十分关心私田的收成 C.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开始动摇 D.封建土地私有制完全确立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内容可知,井田之外已经出现了私田,并受贵族的重视,说明井田制开始瓦解。而封建土地私有制到战国时才完全确立下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我们要讲的唐宋明清五个朝代里,宋是最贫最弱的一环,也是最没有建树的一环。……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若论制度,宋代大体都沿袭着唐旧。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知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他们种种措施,自始就不断有人反对。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览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汉密尔顿从来不曾期待不完美之人制出完美之物。他说:一切经过集体讨论制定的方案均为各种意见的混合体,必然混杂每个个人的良知和智慧,错误和偏见。将十三个不同的州以友好、联合的共同纽带联结一起的契约,必然是许多不同利益与倾向互相让步的结果。此种原料安能制出完美无缺的成品? ——摘自刘建湘《美国宪法的商谈原理》 (1)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宋朝在政治制度上“没有建树”的主要原因。(4分)据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从秦汉到唐宋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787年美国宪法中“良知和智慧”与“错误和偏见”的表现。(8分)
参考答案: (1)原因:宋初统治者弱化相权,学术中衰,缺乏人才。(4分)趋势:地方权力逐渐削弱,中央权力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皇权逐渐加强;选官制度走向公正、客观。(6分) (2)“良知和智慧”:主权在民;三权分立(或分权制衡);联邦政府与州政府集权与分权相结合(或联邦体制);共和制度等。(4分)“错误和偏见”:间接承认奴隶制的合法性,存在种族歧视;选举有性别、财产限制;没有规定公民权利。(4分)
本题解析: (1)先根据材料信息“宋初太祖太宗不知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回答,再根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演变趋势回答。 (2)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利弊回答。宪法的进步性:体现中央集权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局限性:承认了奴隶制度,保留了种族歧视;没有赋予广泛的公民权。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他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 A.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 B.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 C.缺乏可以委此重任的优秀人才 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汉承秦制”,亦有创设。以下属西汉创设的制度是 A.什五连坐 B.郡县行政 C.刺史监察 D.皇权独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BD都属于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或特点,不属于西汉创设的制度;汉武帝时设立刺史监察地方封国和高官,因此选C。 点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分析不同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比较不同时期中央制度、地方制度的异同,归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等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山水画的灵魂是 A.写实 B.写意 C.意境 D.布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