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这种新现象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A.强调“重义轻利”
B.心学由此产生
C.有学者否定君主专制
D.市民文化中出现京剧
2、判断题 曾国藩在家书中说:“余观汉人词章,未有不精于小学者……自宋以后能文章者不通小学,国朝诸儒通小学者又不能文章。”文中“小学”指
A.儒家经典
B.唐诗宋词
C.少年儿童求学的第一阶段
D.训诂考据之学
3、判断题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是反映一个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华传统文化格言》
材料二?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三?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陈独秀《宪法与孔教》
材料四? 2008年1月11日《齐鲁晚报》报道,经69位院士联合倡议、百位专家七年论证,中华文化标志城最终选址在山东济宁九龙山……九龙山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曲阜市和邹城市之间,两城相距仅20公里。它的东面是孔子出生地,西面是孟子出生地,北面是黄帝出生地,是感召凝聚炎黄子孙的根基所在。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2)归纳材料二、三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分别是什么?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持态度的原因。
(3)据材料四概括济宁九龙山被选为中华文化标志城的依据是什么?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明中后期苏州地区“凋籍田业”(不靠土地),“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日取分金为谷飨计”。
——《明神宗实录》
材料2:(清前朝)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永禁机匠叫歇碑》
材料3: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4:

材料5:

(1)根据材料1、2及所学知识分析明中后期经济领域有什么新现象?这种现象对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3表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期”。为什么说“黄金时期”是一个“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你认为在那个时代中国发展民族工业、实现工业化的根本出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4和所学知识,说明1957年中国工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5及所学知识,概括1976~1987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迅速发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梁启超称《明夷待访录》为“极大胆之创论”,是因为该书主张 (? )
A.反对专制,倡导理性
B.限制君权,言论自由
C.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D.人心至灵,以理至明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