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58年“教育大革命”的核心是
[?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改革学制和学校领导体制为核心
C.改革教学方法和招生分配制度为核心
D.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为核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探索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上,由于受“左”倾思想影响,出现过一些偏差,其中不包括
[? ]
A.在大跃进年月,大办学校,出现教育大跃进
B.大量增加学生劳动,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程序
C.“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D.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有关我国教育政策和现状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国家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
B.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基础教育发展到新阶段
C.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实施“希望工程”成为全国普及义务教育的必由之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 ]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这“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语》曰:“学而优则仕。”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六经:《易》《礼》《书》《诗》《乐》《春秋》)
材料二 19世纪六十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
材料三 德国莱比锡大学建于1409年,初期开设的课程有神学、文科(语言)、法学、医科,以后逐渐增加;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德国的其它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现象。由于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制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及特点。
?
(2)材料二中新式学堂是由何者创办?从课程内容说明新式学堂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
(3)根据材料三归纳德国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及其对19世纪末的德国产生哪些影响?
?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教育变革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
参考答案:(1 )核心内容:儒家学说(或者四书五经)。特点:读书与做官紧密结合(或者教育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
(2 )洋务派。作用:适应了洋务运动的需要;培养了翻译、军事、科技等实用性人才。(3 )趋势:自然科学学科增多;鼓励科学研究。影响:促进了德国科技经济的发展,成为欧洲强国(或者抄入材料“德国制造了19 世纪末的奇迹”)。
(4 )要加快社会的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