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由“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是
[? ]
A、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
B、土地制度演变的产物
C、统治者调整改革的产物
D、推动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原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居延汉简》曾记载编户齐民户籍情况,如户主徐宗:“居延西道里徐宗,年50,妻1人。男同产2人,妇同产2人。宅一区值3000。田50亩值5000。用牛2值5000。”这样详细记载户籍情况主要是为了(?)
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的社会动荡
B.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维护社会稳定
C.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
D.征调人力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需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文字说明中国古代详细记载了户籍信息,其根本目的在于为政府赋税、徭役的征收和兵役的来源提供准确真实的数据,便于制定合理的赋役制度和兵役制度,所以答案选C,A项户籍信息无法保障社会成员的流动,B项符合西方资本主义法制的作用,D项是户籍所起作用之一但非全部作用所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春秋齐鲁分别实行“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其实质
A.根据土地多少收税
B.根据土地好坏收税
C.按公田数向耕者收税
D.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经济结构是否合理,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明清政府极力控制、压迫商人阶层。这是中国社会同西方社会根本的、最有意义的差别。
(1)材料一中,明清政府极力控制、压迫商人阶层的具体政策有哪些?(2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二?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表(单位:千元)

(2)材料二反映了民国初年工业发展有何突出特点?(2分)
参考答案:
(1)差别:中国:重农抑商;海禁。 (2分) 影响:中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逐渐脱离世界。(2分)
(2)特点: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2分)
本题解析:第(1)问,练习课本所学知识回答即可,明清政府极力控制、压迫商人阶层的具体政策有重农抑商;海禁等等,这些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逐渐脱离世界;第(2)问,直接从表格中观察即可得出结论,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点评:在近几年高考中,图表、图像被大量引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中,形成了图文型测试题。此类试题不仅提供了生动活泼的试题意境,使试卷出现了图文并茂的效果,而且为考生答题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和直观印象,也为能力考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试题虽然是新材料,新设问,但都是要求学生“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千变万化的试题要么是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进行设置,要么是它的一两处设问需用课本知识回答或确定大方向。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从材料与课本的链接处找出相似点。只需确定了材料与课本某方面知识的关联,回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可以在课本中“对号入座”,但是答案的组织一定要结合材料所给的环境,千万不要自顾自地表演,而忽略了材料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有学者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一个主要劳力再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该观点意在强调小农经济
A.具有落后性
B.具有再生性
C.具有脆弱性
D.具有稳定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小农经济。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一个主要劳力再加上一些辅助劳力”,小农经济的生产工具的确是相对简陋的,但“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这说明了小农经济顽强的再生能力。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