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假如你到宋朝的汴京旅游,下列情况不会出现的是(?)
A.可在夜市盘桓到三更半夜
B.饿了可在客舍附近购买食品充饥
C.拜见直接监管市场的市长
D.白天在城郊买精美的景德镇瓷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北宋已经打破了前朝的坊市的界限,居住区可以进行商品经营,同时,出现了夜市,可以盘桓到三更半夜。在郊外,也形成了草市,极大的方便了民众的生产和生活。因此ABD项均正确。? C项错误,北宋时期,市场交易活动不再受政府的严格控制,因此直接管理的市长不再设立。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分析:1、农产品大量的进入市场;2、流通领域出现了纸币;3、城市建设方面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了夜市和晓市等;4、出现了适合市民阶层需要的娱乐场所。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37分)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到公元1160年时,出于财政的考虑,要求对财政政策进行转变:一贯可以从对外贸易中征得大量税款的南宋政府,为了促进海外贸易,通过维修海港和运河、修建防浪堤、修建灯塔、管理货舱、建设旅馆和对可以将外国商船招进中国港口的商人予以奖励等方式,来发展海外贸易。……正是因为这些中国陶瓷制品在国际上十分畅销,才造成了后来国外将“中国”一词和“瓷器”一词二者间相等同。
——[美]康拉德·希诺考尔《中国文明史》
材料二?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材料三?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货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量日减。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四?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前身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二次大战后,美国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1947年,筹组了一个多边性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主张大幅度削减关税及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目的是大量输出美国商品,趁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对手之时抢占国际市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为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提供了便利。
——李景治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南宋时期和明清时期对外贸易性质有何不同?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2分)
(2)据材料三指出晚清时期对外贸易变化的总趋势。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GATT与WTO的作用有何异同,并分析前者向后者演变的时代背景。两者与中国有何联系?(12分)
(4)综合以上材料和分析,概括指出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5分)
参考答案:(1)性质:南宋主要是商品贸易;明清主要是朝贡贸易。(4分)
影响:南宋: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促进手工业发展。(4分)
明清:扩大中国国际影响;造成沉重财政负担。(4分)
(2)总趋势:由贸易顺差向逆差转变(或:进口不断增加)。(2分)
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通商口岸不断增加;列强所获贸易特权不断增多;中国自然经济不断解体,市场扩大;中国传统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加剧。(6分,任答三点)
(3)相同: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推动世界经济发展;(2分,任答一点)
不同:GATT为战后初期美国对外经济扩张提供了便利。(2分)
背景: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三足鼎立格局形成;两极格局解体后,市场经济被世界普遍接受;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GATT已不能适应时代需要。(4分,任答两点)
联系:中国是GATT创始成员之一,80年代开始“复关”谈判;90年代转为“入世”谈判,2001年正式加入WTO。(4分)
(4)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政府政策;国际环境;国际组织的推动和贸易规则的制定。(5分,任答三点。其它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北宋开封,“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这段材料可用来佐证
A.宋代豪放不羁的文学风格
B.人们偏安一隅的苟安心态
C.宋代市民娱乐活动丰富
D.宋代社会一片安定祥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了宋代赏月之风,中秋之夜,有钱人家登上自家楼台,百姓们则登上夜市高楼赏月,C符合题意。A不对,豪放不羁的文学风格没有体现;B不对,偏安一隅这是在南宋时期;D不对,以偏概全,而且宋代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同样尖锐。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材料的阅读、分析和准确理解能力,在做题时要将备选项中的内容同材料一一对应,只有完全符合的才正确,而表述错误或表述与材料无关的都要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宋代是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高峰期之一,商业在农业、手工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获得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下列表述不符合宋代的是
[? ]
A、草市具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B、海外贸易融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D、庙会集市商贾云集,百货杂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是
A.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
B.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D.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草市是指农村集市,从而印证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