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这从实质上表明
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
B.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
C.清朝中央政府广开言路
D.清朝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
2、判断题 《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时说:“非臣子所宜言。”随后命儒臣修《孟子节文》。从文中可以看出(?)
A.《孟子》未成为官方儒学
B.《孟子》中有不利于皇权加强的内容
C.朱元璋主张君臣应平等相待
D.朱元璋最反感“君视臣如草芥”的态度
3、判断题 由山东省书画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齐鲁讲坛·书画大讲堂”,2011年新春第一讲将于2011年3月12日上午9时在山东艺术设计学院名师讲堂举行。齐与鲁是西周初年的两个封国,下列有关西周分封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
B.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C.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
D.保证了周天子地位牢固不变
4、判断题 秦汉时期战争与先秦时期相比,北方地区战争次数大幅下降,而四川、江西、云南却由原来的6次、1次、2次分别增至36次、8次、11次。这反映出秦汉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迅速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C.政治中心迁往南方
D.国家长期分裂,战乱不已
5、综合题 纵观我国选官制度,不仅有着许多宝贵的可供今天借鉴的基本原理,而且从中亦可吸取不少有益的历史教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
材料三 观察下面一幅图片

材料四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在教育方面的成就,在当时有什么意义?(6分)
(2)材料二中反映的是什么制度?最早产生于什么时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中官员产生的主要方式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中的图片,分析图片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流行于中国古代的哪一时期?(6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