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柏利在1800 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惟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年代。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民族国家。?
——科尔顿《近代世界史》中册
材料二 19世纪后半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 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1872年日本第一列火车? 1876年日本的新式学校?官办八幡制铁所
材料三?( 日本明治维新时) 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 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 ,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 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四?19 世纪末,年轻皇帝光绪意识到有必要对帝国进行一切彻底的改革。1898 年夏,他颁发了一系列的改革法令,被称为“百日维新”。他们……建立新学校,传播欧洲的学风,鼓励西方式的生产方法,按西方式建立一支军队。
请回答:?
(1 )从当时日本的外交政策角度,说明材料一中柏利访日不受欢迎的政策原因。“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目的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材料二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些方面的改革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材料四,概括“百日维新”中维新派学习西方的主要措施。与材料三相比,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闭关锁国政策。 摆脱外来侵略,实现富国强兵。
(2 )日本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的建设人才;政府投资兴办近代工业。
(3 )向西方学习规模大,领域广;学习西方不是照搬照抄,全盘西化;而是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地、有侧重地学习、借鉴。
(4 )措施:设立新式学校;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西式军队。不同:未涉及政治制度改革。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学界对北魏
孝文帝改革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
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措施
A.均田制
B.三长制
C.新租调制
D.汉化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恩格斯说:“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与恩格斯的话最吻合的改革应该是
[? ]
A.梭伦改革
B.管仲改革?
C.商鞅变法 ?
D.孝文帝改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观察下列三幅图: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思想。(2分)
(2)从材料二:图一和图二中的牛耕图中你能吸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4分)
(3)阅读材料三,其观点是否正确?试分析其原因。(5分)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述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4分)
参考答案:(1)变法的理论基础是法家思想。(2分)
(2)说明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逐步推广,说明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4分)
(3)正确。(1分)因为当时通过商鞅“为井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了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或由于当时生产力的提高,在井田以外的私田越来越多)。(4分)
(4)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致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太和九年(485年),北魏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此政策实施的前提条件是
A.土地兼并现象不严重
B.政府分田措施贯彻得力
C.政府掌握一定数量的土地
D.农民大力支持分田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均田制,在北魏之所以能够推行该土地制度,是因为政府掌握一定数量的无主土地,均田制没有触犯地主土地制度,所以C项是前提条件,其他项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